县域医院该如何与其他大医院进行错位优化竞争?
这几年,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整个行业看似生机勃勃。但是,大多数处于夹心层的县域医院,他们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一个状态呢?我们跟大多医院院长谈论过这个话题,院长用一句话来形容县级医院的现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夹缝中的县医院,因缺乏综合竞争实力,在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中经受两面夹攻,医疗业务长期处于低谷,一度连年亏损。
一、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
和三级医院相比,二级医院综合实力较弱、医疗特色不明显、医疗技术偏低、医务人员构成不够合理、学历层次偏低、缺乏后备人才。
二、分级诊疗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的转诊还是基于科室层面的松散关系,基于医院层面的双向转诊制度尚未建立,真正把双向转诊制度落到实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三、服务价格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虽然对于医疗服务价格做了一定调整,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福利性,县级医疗一直实行低劳务成本收费。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范围窄、覆盖少、价格低,不能体现出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霍尔斯医疗表示,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形势,县域医院不如错位发展、独辟蹊径、找准特色,这样才能成功突围,找到生存之路。
一、重视人才兴医
医院可在编制规模内按规定自主确定岗位,自主招聘医技人才,建立人才培养的正向激励机制。
二、做强特色专科,实现错位竞争
引导县级医院做专、做精、做特重点专科,做到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目前医疗属性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的医疗服务已然不能满足现代医疗的患者需求,需要从大健康向泛健康领域的延展,县域医院可以根据医院发展优势及市场需求趋势等进行个性化规划与延展。
三、分类推进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
将人才、技术、管理和专科基础较好的医院打造为大县域医疗中心。对中等水平的县级医院给予政策指导,与大医院结对帮扶,重点提升专科能力和管理水平。将基础薄弱的医院托管给大医院进行全面运营管理,结成紧密医联体。
四、严控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控费信息监测和公示。大力推广临床路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在降低大型手术收费的基础上,坚持质优价廉的国产药品耗材优先使用。
五、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薪酬制度,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激发内生活力和动力,加速医院发展转型。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突出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薪酬不与药品、耗材、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
霍尔斯医疗表示,作为一直处于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人才流失严重状态的公立二级医院,做医院转型非常可行。当然,医院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发展什么样的专业学科,必须建立在大量数据调研、可行性论证、实地考察的基础之上。
霍尔斯凭借多年的医院管理经营经验,对国内医疗市场进行调研分析,推出为中国医院量身打造的“医院经营管理诊断七维度体系”、“医院人力资源诊断体系”等等,帮助医院找到核心问题症结所在,解决效益差、来诊量低、员工执行力差、病患满意度低等困扰,全面提高医院的效益和服务水平。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