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也会倒闭?不具竞争力的医院未来会更难!
近日,四川乐山市一家公立二级医院关停的消息,在网上流传。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消息,四川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从2021年7月医院关闭至今,该院职工曾经连续几个月没有基本工资和交纳社保的情况,且一年来对下一步医院人员的分流未有确切消息。
乐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一名职工透露,早在疫情前,医院亏损面达2000万,欠了多家供货商的钱,每家几百万不等。疫情则成了压垮这家的医院的最后一根稻草。“疫情期间,医院运营成本加大,而由于三角债的原因,有一家药品供货商起诉了医院,之后陆陆续续有多家跟进,导致医院的账户被冻结了。”
这种情况下,该家医院的直属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决定关停该医院。
自此,合同制医生就地解除了合同,相关赔偿款拖欠着。有编制的职工,年轻点的,有一部分选择主动辞职,放弃编制,外出谋生;而年纪大一点的,等待分流。
8月15日下午,乐山市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涉事医院分流的相关事宜,直至当天下午仍在开会商讨中,具体方案将尽快公布,相关细节目前不方便对外披露。
医院亏损主要原因是什么?
据悉,该医院并不是特例,事实上,许多公立医医院都面临着工资发不出来的“窘况”。这些医院大都是类似于乐山市医院的二三级医院,日常需要自负盈亏。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到院就诊人次降低,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减少;
另一方面,受财政影响,该拨付的款项没有下放到医院,补贴收入也减少。
此外,由于防疫等工作量增加,基层医院要购买日常防疫所需要的防护设备、耗材等,增加了支出。
“收入”项减少,“支出”项增加,怎么能不“赔钱”?导致医院收入减少发不出工资,继而影响职工收入?
“公立医院亏损的情况,有管理的问题:尤其是药品取消零加成之后,一些医院转型不及时,未推行精细化管理,呈现靠财政补贴存活的‘躺平’局面,只会越来越差。再加上受疫情的打击,濒临破产的局面。”一名医院管理者说,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很多管理者过去举债建设,留下了大量债务,导致财务问题加重。
不具竞争力的医院,未来会很难
其实,在与疫情共存的近3年里,公立医院陷入经营危机,频现于网络。
2021年3月,山东省8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欠缴医药企业药款被通报;
2021年4月,咸阳市妇幼保健院,一次性将40多名抗疫医护辞退;
2021年6月,河南省省立医院被冻结存款、扣押财产,债务高达3.4亿元;
……
天南地北的这些医院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多在小城市,极度依赖当地居民的医疗需求,多解决常见病,业务可替代性较大,体量不大。
追问这些医院陷入危机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受“先做大,后做强,再做强大”思想的影响,向银行贷款、或抵押贷款太多。按照预测,随着收入增长,可基本保证资金链平稳运行。
但疫情之下,这些医院在当地属于第二、三梯队,收入下降幅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数,导致整个资金链断裂。建设款、设备款等应付款无法偿还,出现法院判决或冻结资金。
究其本质,是生存空间被大医院蚕食,又缺少摆脱困境的手段和能力。缺少竞争力目前不止是果,也是因,这些医院在这个循环中痛苦地挣扎着。
一位二级医院院长认为:“不善经营的基层医院就在濒临散架的边缘,这种医院也很多,未来三、五年内或许会死掉大批。”
在医院无法保障收益的情况下,职工的工资发不出来、补贴不到位,又怎么让辛苦的基层医疗人员心甘情愿继续工作?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基层医院和基层医护人员,在疫情依然严峻的今天,我们怎么样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