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亏损严重,该如何打破僵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医疗行业有个怪相,医院看病的人排长队,挂专家号,费用动不动就上百,住个院住院费动辄上万,但医院却抱怨自己亏损严重。
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全国国考数据。2020年是疫情元年,在参与评估的2508家三级公立医院中,43.5%的医疗盈余为负数。
二级公立医院也很艰难。全国共有3472家二级公立医院参加2020年绩效考核,近40%的医院出现亏损,亏损医院比例比2019年提高16.75个百分点。
所以不仅没有赚到钱,还借了外债来维持生计!
三级医院的情况依然如此,而基层医院和地区医院的情况更糟。
很多人不相信,但这是真的!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政府支持的公立医院系统运营如此脆弱?除了疫情的短期影响,公立医院将面临哪些长期运营困难?
一、药品器械零加成,利润减少
在医改之前,药品和设备收入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药品价格可能上涨 15%。医改以来,越来越多的药品不盈利。不仅如此,国家还规定了医院的药占比和耗占比。这意味着药品和医疗器械在医院收入中的份额将受到限制。
因此,医生经常要求患者到外面的药店买药。医院的药品更便宜对患者来说是件好事,但他们也意识到,很多药品就是买不到。这种现象很普遍。
自从取消药品和设备奖金后,许多医院就接连爆出亏损!
二、医保控费+财政补贴收紧=收入减少
与此同时,补贴每年都在收紧,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超过医保基金增长速度,为了防止入不敷出的情况,只好做医保控费。国家给医院的医保额度有限,每年超过额度范围的报销和补贴由医院自己承担。
更重要的是,医保采取不只是控制总量,而是控制单一病种的额度,以及按人头付费。医院将很难薅到医保基金羊毛。
在补贴方面,2019年国家公立三级医院的财政拨款约占医院收入的13.4%!而且每年还在萎缩,医院哭穷情有可原!
请注意,这是针对三级医院。很多小医院都是靠补贴生存的,补贴甚至占到了收入的50%以上,一旦断奶,瞬间就难以支撑了。
三、医院扩建和固定资产投资导致负债率上升
如前所述,许多医院的负债率都在 50% 以上。为什么是这样?
现在很多医院都在扩建。扩张需要很多钱,所以就会借钱增加债务。
除此之外,医院设备投入就是一个无底洞!
科学总是在进步。购买的设备要不了几年就过时。如果设备跟不上,医院的评级就会受影响,病患就会流失!如果你是病人,你也会选择去设备更先进的医院。这是人的天性。医疗设备每次花费数百万,而这些固定资产的折旧和损失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赚回。可是科技发展得实在太快了。还没等赚回本,就得考虑更换了!
二级医院除了急需更换和扩建外,还必须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建设固定资产上,才能升级为三级医院。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牵扯到行业,往里面砸钱,反之赔钱,根本停不下来,形成恶性循环!
四、经营低效,增收不增利
虽然医院年收入创历史新高,但公立医院吃的确是大锅饭。
一家大型医院,每天接待 10,000 名患者,消耗超过 100,000 千瓦时的电力和超过 2,000 吨的水。此外,还需要各种消毒、清洗、清洗、设备维修和保养费用。这些费用不容小觑,在私企里,都是精打细算,但在吃大锅饭的组织里,就很容易大手大脚。所以现在医院都在简化就医流程、提高就医效率、完善就医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降本增效。
大多数医院自负盈亏。在财政补贴下降、医保费用下降的大趋势下,对医院检测才刚刚开始。霍尔斯医疗表示,持续的医院亏损意味着医院的运营难度越来越大,这将对绩效分布产生重大影响,影响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此外,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医院筹集资金的能力将受到影响。
如何突破亏损局面?
一、提高医务人员的获得感
《关于促进公立医院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激发公立医院质量发展新动能,改革薪酬分配制度。针对这一政策,霍尔斯表示,改革医务人员的工资不应该是一个空洞的理论。
在霍尔斯看来,医学具有社会责任感高、成长周期长、知识更新快、身心压力大、职业风险大等特点。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医生都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人。尊重特殊群体,收入绝对属于社会中上层。
但在我国,医务工作者的待遇早已偏离其价值,完全没有保障,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改善医疗保健员工待遇,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但一味要求政府多拨钱、多付医保无疑会增加财政负担。创收的冲动不应影响医院的收入。
面对这种情况,霍尔斯建议,首先要做的是将临床必需的医疗服务与非必需的服务分开,在服务方面,我们控制价格,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同等水平的医疗服务。但对医疗过程中非必要的服务,如病房、设施等环境和条件不同的服务,实行差别化定价,有能力、愿意付费的人多付钱,让你得到更好的服务。生存和发展就等于为公益买单。
无论制定何种政策,都必须认清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卫生工作者是人,不是神。新的制度安排必须遵循“行善必有善报”的原则。
二、把握医院高质量发展本质
以人为本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公立医院的质量发展应该着眼于两点。
持续改进技术的最基本要求是确保医疗安全。即使在医疗技术先进的美国,因医疗差错导致住院患者的年死亡率也在0.5%到1%之间,约40万人。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定量分析,但优质医疗一定要安全,尽可能避免医疗差错。
二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里有两个指标,从过程上看,优质护理是规范化护理,必须遵循临床路径和指南,从结果上看,优质护理是治愈率,你必须能够不断提高.和存活率。质量发展也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这意味着要超越旧的路径和准则进行创新。
因此,从技术角度看,质量发展意味着安全、规范和创新。
从服务的角度看,医疗的本质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提供的服务不应该是冰冷的,需要有人文关怀。
三、医院发展的根本原因分析
霍尔斯医疗基于100多家医院实践:如何准确识别医院突破点,量身定制“医院运营管理综合诊断系统”和“中国医院品牌诊断系统”。它帮助医院找到核心问题的核心和根源,同时了解当地的竞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知己知彼,有效解决效率低下、就诊率低、人员绩效差、患者满意度低等问题,全面提升医院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突破亏损局面,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