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泛健康趋势下,在医院内开展日托养老有何特
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每个家庭的关切。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老龄化发展速度之快、老年人口基数之大、高龄人口之多都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
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龄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是全社会面临的一道现实课题。
目前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
自成系统
对待老年人的态度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但目前行业现状显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老人‘押床’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一方面大医院人满为患,另一方面长期住院的慢性病老年群体日益增加。
医养结合是未来养老核心模式。要从单纯的养老院养老模式,向医疗和养老结合模式转换。“医”是指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有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服务;“护”是指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养”是指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医养模式是集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为一体,将养老机构和医院功能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
目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慢性病老年人在长期治疗、护理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家庭类型是目前社会的主要类型,独生子女对于老年的赡养负担巨大。因此,应当从原先单一的“家庭资源”向“家庭—社会—公益资源”转换。霍尔斯为医院量身度造-医疗日托照护中心,基于中国国情的医养模式,-可持续性照护社群。
在医院内开展日托养老有何特色?
在医院建立养老日托中心,是指提供养老、休闲、娱乐、文化、医疗、健身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它是由养老院、医院相互作用,是一种高度集合的满足养老需求的建筑群体。日托养老在日本已成为相对成熟的养老模式,这是一种机构和居家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兼顾专业照看与家的温暖。
1.宜居生活规划
主要是以二级床位利用率不足医院为核心,以专科医院、医技中心等为依托,打造服务于长三角的特色医疗技术中心,形成以医疗、居住功能为主体,商业等配套功能完善的特色宜居片区。
2.商业配套规划
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具体医疗需求不同,根据所需服务设施具体分配,对疗资源进行整合。
3.老小产业规划
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体系之下,健康产业结构、细分方向和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发展。随着大健康产业的“网络化、社区化、集群化、情景化”发展,出现了健康+社区、健康+园区、健康+小镇、健康+新城等多样化的创新组织方式。
霍尔斯结语
霍尔斯认为,中国养老产业出现了供需结构性错配的问题,当下最缺乏的是收费合理又能让老人生活得有尊严的中端养老、疗养机构来满足未来愈发庞大的中产阶级人群。
随着医养结合的深入,有意新建医养结合机构或改造现有设施的市场参与者应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自身的市场定位,根据地理位置、周边人群购买力等指标合理的进行产品设计,争取精确地抓住市场需求。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