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过审,需要哪些条件?
尤其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引导医疗卫生领域项目健康、可持续发展。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属于政府投资项目范畴,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更应充分考虑各种内外部条件,以符合政策及规划文件要求,满足医疗市场、医疗体系的发展需求。
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要通过审批必需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获得相关部门审核查见(包括规划、绿化、人防、交警、消防、卫生、轨交、安监、市政配套等部门)。二是可行性研究阶段专项评估工作。
节能评估报告
2006年12月12 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其中,强调了从2007年1月1日起,报送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必须按要求编写节能篇章,否则国家发改委将不子受理;
随后,2011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4年6月上海市六部门制定了《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各种文件的出台都预示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等问题的重视已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根据文件要求,现可行性研究阶段医疗建设项目都全面开展节能评估文件的评审,其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前置条件。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随着公民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社会稳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
咨询机构如何把握好维稳工作的尺度也非常重要,作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咨询机构不能单纯为了项目审批通过而做风险调研,把重要的风险源进行掩盖,那就违背了做风险评估的初衷;但是调研又不能激发原本的社会稳定风险矛盾,让项目推进受到阻碍。
咨询机构应站在较为中立的立场对项目的风险进行梳理,让建设单位理解此项工作的意义,得到建设单位和项目所在地政府部门的支持,更多地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减少社会矛盾的激化,在项目前期就能预见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发生风险的概率大小、影响程度,并制定好相关的措施来规避风险、控制风险,让医院项目真正成为顺应民意、受百姓欢迎的公益性项目。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评审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重要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咨询机构在评估报告中应客观反应调研过程中发现的潜在社会稳定风险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建议,不应为了项目“可批”而刻意隐瞒,只有在风险发生前做好充分的预案才有助于项目顺利推进。
霍尔斯结语
霍尔斯建议,医院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无论是从编制角度还是从评审角度来看,需求分析、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等章节都是可研报告的重点内容。随着相关部门对可研报告要求的不断深入、细化,绿色建筑、节能等专篇、经济与社会效益等章节也日趋重要。
医院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单位提交给各级发改委(立项、批地)、证监会(上市募投)、银行(贷款)或其它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审批的重要文件,需要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市场前景、建设方案与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社会影响、环境影响、投资风险等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并给出客观、专业、权威的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