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正文

“十四五”规划下,医院管理者如何把握“高质量”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21-09-09

     2021年,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在医院管理和发展上,是不平凡且关键的一年。在疫情相对稳定,医院运营也逐步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时候,一项重要任务进入医院管理者的视野,就是“十四五”规划工作。

 
     随着“国考”、向价值医疗买单的DRGs/DIP医保支付方式变革,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面推进,国家对于医护人员的薪酬改革、以及“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等新政,将极大的影响医院的管理模式与学科建设,尤其是将绩效管理作为医院战略发展与运营管理的指挥棒。

     在新的支付体系改革下,如何结合“国考”,提升医院管理水平,落实公立医院考核的指标体系,构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绩效分配体系,从而更好地激励全院职工的活力,引导医院提升服务内涵,推动更优质、规范、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医院精益管理升级,促进医院学科发展,是摆在公立医院管理者面前的必答题。

     我国医保基于大数据的按病种分值(Big Data 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 DIP)付费改革已经启动。在DRGs和DIP双重冲击下,医院领导者如何结合“十四五”规划,调整发展战略和管理方式,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未来5-10年医院发展的重大决策。
 
什么是“高质量”?
 
     作为医院管理者,要了解国家医改政策的发展阶段。按照09年新医改的部署,4个体系建设,目前正处在最难的一个环节,就是公立医院改革阶段,公立医院改革遵循着三医联动的基本思路,以及腾笼换鸟的行动框架。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发展的考量或者说成功的标准就是“高质量”。
 
     “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
 
     在医疗卫生领域,同样面临区域力量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以分级诊疗为基础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十四五规划需要高度关注的三个文件
     一个是关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文件,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文件从外部治理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对如何建立现代医院进行了详细表述。
 
     文件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坚持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创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文件也对公立医院建设提出比较明确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这个文件是对公立医院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阐述的第一份文件。
 
     第二个文件是近期大家高度关注的“国考”,即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出台,意味着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随即在2019年,全国启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标准化支撑体系、国家级和省级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初步建立,探索建立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机制。
 
      到2020年,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三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进一步落实,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医疗服务整体效率有效提升,分级诊疗制度更加完善。
 
     这套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对公立医院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导向,要求公立医院建立与其功能定位相符的管理制度和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也对公立医院要做什么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即55项考核指标,而且近期也公布了打分权重和打分办法。
 
     第三个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全国公立医院提供了一个标准,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差距,为下一步建设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参考,知道该从何处发力。
 
     对于二级医院来说,《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的28个指标,根据三级医院考核的相关经验,做好内部建设和数据统计上报工作。

 
     第三个文件,就是2021年6月4日《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的文件印发,全面拉开了”公立医院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的大幕。
 
     《意见》的核心要义是:明确一个目标,突出一条主线,实现三个转变,聚焦五“新”。
 
     “一个目标”是以高质量发展为路径,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一条主线”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确保公立医院主体地位,确保公立医院公益性,确保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个转变”是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技术发展、水平发展、服务发展;
 
     在发展方式上,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提高医疗质量。只有把精力放在学科发展上,公立医院才能摒弃盲目求大的心态,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才有希望。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质量控制、完善临床诊疗规范体系、全面评估新技术的综合效益等,都是目前公立医院需要凝心聚力下功夫的关键点。
 
     在资源配置方面,逐渐转向投向人力资源发展来提高人的积极性,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待遇。
 
     要明确功能定位,三级医院应强化疑难、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县级医院要发挥县域“龙头”作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发挥多发病、常见病“守门人”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激活医院微观运行机制,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工具,将医院管理的基础精准到科室、诊疗组、每名医务人员和重点病种;
 
     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重点从硬件建设转向提高人员薪酬待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立医院的领导班子不仅要懂业务,还要讲政治。按医院章程办事,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正确处理党委领导与院长负责的关系,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总指挥”作用。
 
     “五新”指的是新体系、新趋势、新效能、新动力、新文化。
 
霍尔斯结语
 
     新时代,实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扩面势在必行。在具体改革中应该破除“全包”或“全放”等简单思维。
 
 
     无论出台什么措施,都要考虑医务人员的感受,把公立医院的结余资金主要放在改善医务人员待遇上,综合考虑行业特点、工作付出等因素确定薪酬水平,做到让政府部门能接受、社会能理解、行业能认可。
 

      响应国家号召,霍尔斯携手医院管理者协会、现代医院院长网、实战医培网等联袂打造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落地与实施。

 

     从报名中筛选出10家作为创新示范院区打造,将在全国20多个权威媒体平台广为传播作为样板试点,同时也在医院管理协会官网进行名单公布。

 

     并且赠送由现代医院院长网赠送的”医疗权杖“一枚,每一枚权杖都有一个独特ID编号,可以享受到一次院长专访撰稿新闻发布 。欢迎全国医院的踊跃参与报名!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