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和冲击下,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还能怎么继
2022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前进、完善的一年。随着国家、省级层面相继下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再到现在评价机制和评价指标的设立,释放出了鲜明的信号,更为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1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提出以县域医共体为载体,依托县医院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霍尔斯认为,评价考核不仅考核公立医院,更考核省市县政府。其中指标明确,由此不难看出,公立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将会得到顶层设计的重视、机制障碍的破解、运行保障的协调。
什么样的县域医院是好医院?
过去,老百姓眼中的好医院,是能将躯体性疾病治好的医院。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以及亚健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家卫生健康政策也随之加快改革步伐,目前国家已经明确提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在广大县域,基层医疗机构诊治能力不足、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也是客观现实,因此,要扭转医疗格局,要从强县域、强基层入手,通过医共体等多种形式,提升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增强患者信任度,将患者留在县域内。全国出现建设医共体的热潮,各地在医共体建设中做出多种尝试。
疫情影响和冲击下,县域医院经营面临五大挑战
两年多时间,医院围绕防控和医疗两大主线运营成本大增,医疗收入受疫情的影响和冲击,增收乏力,恰又适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力,医院收入遇到“天花板”瓶颈,医院亏损面和亏损额都在呈扩大之势,医院经济运营压力凸显。经济运营压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住院患者人数增幅下降
受疫情影响,担心院内感染,患者住院的意愿下降。
2.公益疫情任务大幅增加
各地疫情散发,产生了检测、卡点、支援等公益疫情防控任务,医院大量人员被抽调的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的公益性支出。
3.医疗收入增幅下降
疫情冲击,加之医保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监管从严,不规范的医疗服务行为及违规的医疗收费得到治理,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医院的医疗收入增幅下降。
4.防控成本大幅增加
医院大门卡点增加值班人员、病区卡点增加值班人员、院内感控消毒从严,等等,导致医院防控成本支出增加,推动医院运营成本上升。
5.医院结余率下降或亏损
毋容置疑,患者就诊量和收入的增幅下降,医院防控和运营成本的上升,结果就是医院医疗收支结余的下降,如果各级政府财政补助跟不上,许多医院会出现亏损额扩大,这些无疑加速了医院的经济紧张。
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如何逆袭?
1.首先打造县域医院核心竞争力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对县级医院来说,高质量发展是动词,是过程,不是结果。结果是现代医院制度强调高质量,并不是把所有医院都发展成解决疑难重症的顶尖医院,而是每家医院围绕自己的功能定位,用高质量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功能定位的医院管理运行体制机制,最终让辖区内的老百姓享受方便、经济、价廉、舒适的医疗服务。
霍尔斯看来,医院要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在核心竞争力上做文章。而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一是提升技术服务水平,二是塑造以文化为核心的医院品牌、打造社会影响力。
2.医院精益管理成必然趋势
“十四五”开局后,医院精益管理走上了“高位”,赫然成为了现阶段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院管理行为的具体过程。从粗放到集约,从规模到精益,从一般到优秀,都有一个升级和提炼的过程。
而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需在精益管理上下足功夫,办自己的医院要有精益管理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医院管理行为,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语境。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发展的高质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医院都是在技术上的高水平,不同的医疗机构未来的定位是不一样的。
3.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高质量发展评价逐步走向融合
“国考”之前,虽然各级医疗机构都会接受评审评价,但基本上都属于“省考”,全国的三级公立医院在同一个平台用同一个标尺去考核,始于2018年“国考”。
2018和2019年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意见的出台提供了很大的佐证和依据。两年“国考”反映出来的不足和短板,恰恰是“十四五”时期每个医疗机构需要着重提升和发展的方向,很多也被写进了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件中。
梳理发现,以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55个指标中的第22项指标“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为例,2019年“国考”门诊预约率达47.26%,同比提升5.24%。
这个指标折射反映出的是,公立医院高质量一定要以信息化支撑为手段,创新和完善医疗服务模式,这一点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中,也明确了要建设“三位一体”智慧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形成,医疗服务区域均衡性进一步增强。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将逐步走向融合,形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数。二者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均是为了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都是指向同一个卓越医院模型,它们是硬币的两个方面,正所谓殊途同归。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