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国考不单单是热门话题,更是成为医院高质量发
绩效国考正发挥着积极的指挥棒作用,倒逼医院研究每一个指标,琢磨如何拿到高分,当前医院必须要配备使用国谈药物,这会一定程度上提升均次费用,对绩效考核结果产生影响。医院到底是追求名次,还是医疗质量?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意见》中,绩效国考跟运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内控制度并列,是“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的四项要求。事实上,稍微熟悉三级医院“绩效国考”四大维度五十多项指标的管理者,其实也知道运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内控制度的基本要求,也融入绩效国考指标体系中。
管理需要抓手。经过数轮探索,绩效国考作为一项管理抓手,在实践中持续完善。而且,在行业持续探索中,绩效国考不再单单是行业热门话题,也正在成为医院常规动作、基本要求。
当前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是公立医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东部医院和中西部医院差距较大,绩效考核排名前200位的医院分布不够均衡;
二是住院患者跨省异地就医现象仍然存在,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患者流动性降低,但长远来看,仍旧要建立相关保障政策;
三是医院内部科学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要重视经济运行的平稳性;
四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要进一步加强大型设备使用、管理,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霍尔斯强调,在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的同时,未来医院要更加重视医务人员满意度的提升。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薪酬制度,进一步降低医务人员超强工作负荷,改善工作环境。“重点是要落实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改革、职称制度改革政策和相关举措。”
通过绩效考核促进高质量发展
在绩效考核26个国家监测指标中,“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及“出院患者手术比例”占分最多,是拉开各家排名靠前的医院间差距的核心环节。
霍尔斯表示,绩效国考是“永远在路上的考核”,绩效考核不是唯指标论,而是通过管理改进,去改善指标的结果,提升医院的质量、安全、效率和满意度,从而促进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打破固定薪资+绩效奖金的方案
将绩效奖金细化为学科发展绩效和运营绩效。学科发展绩效是通过科室价值评价和岗位价值评价,确定基础绩效系数,相关价值系数以年为单位做出调整评估;运行绩效则是通过RBRVS和DRG工作量累加工作量点值替换收减支,结合KPI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共同达成医院科室的短期目标。
医院绩效考核融入国考指标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相关考评战略指标。构建绩效动态评价体系,以科室价值评价、岗位价值评价、千分制评价体系构建发展绩效和长期目标,以RBRVS体系、DRG管理体系、关键指标考核构建运营绩效,助力提质增效。
医院第四代绩效考核构建八大导向:强调学科发展绩效激励、强调学科层级管理思维、强调中层干部岗位职责、强调DRG综合管控融入、强调二次分配指导原则、强调关键指标考核引导KPI、强调医院良性运营基石、强调持续深化改革。
霍尔斯表示,绩效“国考”正让医院管理更加同质化,彻底颠覆传统的经验管理转向精益管理。医院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霍尔斯表示需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首先是用好考核数据,对标找差,改进短板和弱项;其次是以指标为导向,特色为方向,重视指标之间的联动;最后是将国考融入医院整个的管理过程把握指标内涵,认真分析既往不足,逐一分析失分项,加强信息监测分析,做好整体的统筹规划,包括以质量安全为主线,汇聚人才;重视效益效率、提高健康服务水平;改善就医流程与环境,改进随访等。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