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启动2024年度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有关工作的通知》,引发医院管理领域广泛关注。新一轮绩效监测将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管理精细化、信息化和质量安全水平,为医院提供发展的新动能。面对即将到来的新政策和新要求,医院管理者需要在组织建设、科室协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一、政策重点:质量与效率并重,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
根据通知要求,本次绩效监测将继续聚焦医疗质量与安全、运营效率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核心领域。通过强调专科建设、优质护理服务、医疗费用控制等指标,推动公立医院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医院整体效益。
二、数据驱动:信息化建设成为监测“加速器”
要顺利通过绩效监测,扎实的信息化建设是关键。强化电子病历系统、运营数据分析、临床大数据挖掘等应用,有助于医院高效管理和及时调整诊疗路径。医院管理者需加强与信息化团队的协同,通过可视化数据平台全面掌握临床效率和运营绩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三、多方协同:医、护、药三方共同参与
绩效监测的推进离不开一线科室的配合。管理者要结合绩效考核指标,增强医务人员质量与效率意识,将绩效监测理念渗透到医疗护理和药学管理的各环节。借助系统培训和绩效反馈机制,激发医、护、药团队积极性,实现多方协作的管理闭环。
四、应对策略:完善内部管控,提升专科特色
为适应新一轮绩效监测要求,医院需着力打造科室特色与核心竞争力,逐步形成“一科一策”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尤其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上,应通过科学的质控指标体系和持续改进机制,强化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打造示范专科、品牌专科,提升医院的整体影响力与竞争力。
五、展望:绩效监测带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随着绩效监测工作的持续推进,公立医院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将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与运营效率。对医院而言,如何在新政下深挖自身管理潜能,持续提升学科水平与服务质量,既是挑战,更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次通知的发布,无疑为医院管理者敲响了新一轮“绩效提升”的战鼓。欢迎各位医院管理者在留言区分享对政策的看法、管理经验及行动策略,让我们携手聚焦新政,共促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