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战略规划偏离方向,该如何重组优化?
未来公立医院的管理将朝着“高质量发展”努力,对现有的医院管理体系、管理方法、管理标准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也会对医院管理者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更多医院将能建立可实践可推广的医院管理方法、服务体系和理论体系。
战略管理是指组织为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使组织获得长期稳定发展,通过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价等过程而展开的一系列事关组织发展全局的策略与活动。战略管理最先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后来被应用于公共部门及准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实践。
医院战略规划偏离方向,该如何重构?
一
对医院进行实地调查和评价,包括医院的外部环境、内部经营管理现状;对特色科室,核心科室,及创收科室进行重构,尽快满足患者的疾病需求。
二
查阅分析医院的内部资料和制度文献; 对医院全方位诊断进行战略梳理,找出适合我们医院发展的业务口径。
三
通过调查问卷、部分深度访谈和区域医疗市场调查等形式和途径,对医院既有战略和组织现状进行诊断和评价、分析; 了解周边竞争者,整合医院的优秀因子进行资源重组,让医疗资源得到最大的效益发挥。
四
搜寻和分析影响医院现实和未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症结;提升医院品牌知名度,增加病患粘度,从科普、学术、特色治疗、专家团队等进行打造品牌口碑传播。
五
研究并制定医院的业务发展战略,包括:
1.医院的使命、愿景、战略目标、核心医疗技术及相互关系;
2.实现战略的发展路径、核心竞争能力和关键成功要素;
3.通过梳理医疗服务现状、重点(特色)学科规划、营销模式变革管理以及营销组织构建,从根本上寻求医院未来高速发展的途径。
4.制定医院近期(1~3年)、中期(3~5年)和长期(5~10年)的业务发展战略规划;
霍尔斯国际认为,由于医院管理者的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没有交叉点和医疗机构特殊性,从而使得医院的管理相较于企业来说更为困难。所以从缺乏战略到规划战略,再到战略的不断演变和,面对挑战过程中的不断优化,医院管理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快速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管理能力。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医院野心的扩大、外部环境和竞争环境的恶化,医院管理者需要及时提高自己的认知和思维水平,甚至重塑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实现管理者的进化,再由管理者推动医院的发展。
通过对公立医院进行剖析和研究,使院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自己的生存状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战略体系,加强全面预算、内部控制、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绩效考核,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竞争能力和内部管理能力,使医院能够保持健康、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对于强化利益整合功能,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有效利用我国的卫生资源,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医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