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对条例内容进行了全面调整,包括职业注册、职业规则、培训考核、保障措施以及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对乡村医生的保障措施,旨在全面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的服务能力,推动基层医疗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村卫生室: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医疗机构的“神经末梢”,是广大农村居民健康保障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推动医疗服务深入基层的关键节点。在此次修订草案中,明确提出通过多渠道补助机制、乡聘村用模式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将乡村医生纳入乡镇或县域医疗卫生人员管理范围。同时,对于艰苦边远地区的乡村医生,进一步加强政府补助和优惠待遇,以解决乡村医生“留得住、用得好”的问题。
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修订草案对乡村医生的中医药基础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鼓励学习”改为“应当掌握”,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在基层医疗中的重视。以山东省为例,2023年,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全面推广中医药特色疗法基层培训,选取了20项临床疗效显著、易学易用的中医药技术,通过骨干师资培训将中医药技术服务下沉到村卫生室,让基层医生具备更强的中医药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中医药特色疗法。
年轻化与高学历化:乡村医生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从2023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五部门联合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为乡村医生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截至10月底,该计划已招聘近7500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12.5%,大专学历占87.5%,人员平均年龄仅24岁,97%集中在35岁以下。这支年轻化、高学历化的队伍,不仅提高了乡村医生的整体服务水平,也为基层医疗注入了活力。
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表示,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了全国一半以上的诊疗服务量及绝大多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提升基层医疗质量,我国正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并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进一步夯实城乡居民健康保障的基础。
基层医疗的全面升级
霍尔斯医疗咨询专家指出 ,此次《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修订,是国家在推动基层医疗建设上的又一重大举措。通过加强保障措施、优化职业发展机制、提升乡村医生的专业能力,基层医疗体系将更加完善。这不仅为乡村医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让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更加有力。未来,村卫生室将在提升农村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全民健康保障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