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创新 |“书店+医院”或成医院经营新模式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03-14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多数书店要么开在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的街区或市中心,要么开在读书味道相对浓厚的大学校园附近及周边。那么,书店开进以看病为主的医院,看似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不伦不类,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经营思路的创新。

  

  其实将商业模式和医院管理结合在一起的并不是个案。之前邵逸夫医院就将咖啡馆开进了医院,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传统实体书店整体经营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实体书店能否开疆拓土、突破困境、寻求新的发展,关键不仅要看选址是否得当,更重要的是要细分读者群,为读 者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就此而言,把书店开在繁华的街区、市中心、大学校园附近及周边,在经营思路上,看似占据了营销的制高点--"地利优势".但如果忽 视细分读者群和消费者的购书体验,那么占据再好的"地利优势",其实也是资源浪费,并不能把实体书店真正经营好。

  

  仅从这一角度而言,把书店开进医院--为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服务,其实,"医院书店"这样的经营理念和思路,看重的不只是书店选址的"地利优势", 而是把读者的读书和购书体验放在首位。换言之,把书店开进医院营销,看似和经营理念、思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这是不仅是把书"送上家门"为医生、患者及患者 家属"零距离"服务,更是对读者群的准确定位和细分。

  

  据店员介绍,这大半年来,买书的人比想象的要多得多。中午时分是医生、护士来逛的高峰期。有些住院病人和陪护家属是店里的常客,往往一待就是大半天。 买书的病人和家属去得多了,不久前有人提议,能不能安装几个输液吊瓶架,让枯燥的挂点滴时间变得不再难熬?今年春节一过,这些平日只会出现在冷冰冰的手术 间和病房里的落地型医用点滴架,就进了实体书店。穿着病号服的读者,依在绿萝点缀的落地窗边,把盐水瓶往架子上一挂,一边打点滴,一边安静地看书。由此可 见,这样的读者群细分不仅必要,还是十分正确的。

  

  说到底,书店开进医院,并不是"吃错药"的医院经营理念和思路"犯晕",而是经营理念和思路的"另辟蹊径"和"创新"--在传统实体书店整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对读者群的再次准确定位和细分。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