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医院筹建 > 正文

投资、筹建医院没有好的筹建团队,掉坑无可避免!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22-02-17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的稳步推进,健康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对于医院医疗水平和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四五”规划实施之后,各项医院高速发展政策持续出台,全国各地医院建设势头迅猛,新、改扩建需求不断增加。

投资一家企业、开办一家公司简单,只需要根据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供的标准要求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即可,但是要办一家医院并不是那么的容易。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门槛行业,政策门槛高、技术门槛高,人才资源等门槛高,这种高门槛的特性导致了医疗行业尤其是医院的筹建开办过程极其复杂,不少投资者在筹建过程中都踩过不少的“坑儿”。

投资者踩过的坑都有哪些?

在2018年之前,国家医保局还未成立,综合医院依靠医保维系医院运营的好日子仍在,医院概念股尚处于被资本市场追捧的黄金年代。

因此,入局者们在进行医院投资时,都疯狂加价,不惜代价,以逼退竞争对手。恒康医疗曾经打算以近10亿的价格收购一家三甲医院,但因资金问题未能完成,这家医院最后被另一家医疗集团收入囊中时,收购价格几乎下降了一半。

后来,不少在前几年高价买入的医院,在医院收购潮退去之后,在2018年后面临打折甩卖。一位投资人透露,折扣率约在6-8折。

资本对于医院市场的想象,在2018年之后,遭遇迎头痛击。

2018年开始,在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医保控费的组合拳之下,民营医院内忧外患,内部的精耕细作、迭代升级需要时间,外部备受公立医院重重夹击。

医疗行业大而不强,是极度可怕的。神州长城这种曾经试图分羹医疗市场的跨界企业,因经营不佳,被迫退市。恒康也是一样,在举债收购后无力经营,在2018年和2019年亏损14亿和25亿,市值一度只有巅峰时的十分之一,又被此前收购医院时的欠下的巨额债务所压垮,最后落得个破产重组的结局。

其他一些激进的医院收购者,比如创新医疗、宜华健康、益佰制药的股价都在2017、2018年之后经历了腰斩甚至膝盖斩。

付出惨重代价的机构,它们都有类似的投资经历——在全国各地投资筹建医院,无论专科或综合,大城市或县域。东西南北中都去,大小标的通吃,资源很难协同,管理半径太大,投后却无法跟上,导致最终资金告急。

一些贫困落后地区的医院,医院建成之后,却发现医保政策与理想有差距,预付的款项经常拿不回来,医院现金流周转捉襟见肘。投资者踩过的坑五花八门。

一位投资者坦言,2015年,从金融领域跨界医疗的他,花了2.4亿投过一家医院。当时根本不了解各个科室。医院还在粉刷墙面,装修了一年多,很快钱就被花完。“老股东把钱倒成了工程欠款,后来才发现这个工程是他亲戚搞的。”他最后倒贴2000万,给员工发工资。直至医院最后被一家基金公司收购。

每年有上千所新的民营医院从全国各地冒出来,又有一些民营医院悄无声息地消失,它们或被拍卖、或被合并,或被关闭。在一个强调医疗公益性为主的社会土壤中,民营医院的脆弱性与生俱来,稍有不慎,溃败将来得极为迅猛。

霍尔斯结语

医院是一个内部系统极为复杂、利益纠葛繁多的系统。医院在欲筹建医院时,却苦于没有有序专业团队的切入,有些投资者者陷入无论如何努力,医院筹建工作还是无法推进、流于表面的怪圈。其中是否有匹配的人才队伍支持整个筹建工作的进行,会影响整个筹建进度,决定医院是否能成功筹建,以及影响医院运作的效果和效率。

霍尔斯认为,医院筹建是医院投资者们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在筹建过程的那些“坑儿”不仅仅只是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只有做到每一步工作都做到严谨、科学,才能顺利的避开这些“坑儿”。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