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业务范畴 > 医院管理 > 正文

医保体系改革为何呼唤市场化力量?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25-01-10

进口的阿奇霉素去哪了?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央视报道,浙江一名6岁儿童因患支原体肺炎到某综合性大医院就诊时,医院只能开出国产阿奇霉素注射液,家长辗转至浙江省儿童医院才用上进口阿奇霉素。一时间,“医院难开进口药”的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与此同时,2024年12月12日,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集采)在上海开标。在业内“降幅趋于温和”的共识下,此次集采仍出现较大降幅,其中阿司匹林肠溶片以每片3分钱的超低价格引发热议。“三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是赔本买卖吗?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是:药品集采常态化的推进,人们对于药物选择权的关注愈发显著。


药物选择权为何难以直接实现?

药物的选择权,表面上看是患者的自由选择,实际上却受到多重约束: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医保报销政策的限制等。真正的选择权应该是患者在了解药效和预算的前提下自由选择。然而,当前的现实是,大多数患者并不了解药物疗效,同时仅需支付医保报销后的部分费用,这使得收益判断变得盲目,成本上则容易陷入“公地悲剧”。

举个例子,如果让人不考虑成本,或者仅需支付20%的价格,在宝马轿车与两轮电瓶车之间选择,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宝马。这并不是选择权的真正实现,而是福利赠送。

一个更公平的办法是:对同一品种药物,医保支付标准统一,超出医保支付标准的费用由患者自理。这种方式在保障基本公平的同时,也赋予患者一定的选择权。

 

 

 


集采的双刃剑:成本降低与进口药的消失

自2018年药品集采推行以来,“以量换价”成为核心策略。高价的原研药逐渐被国产仿制药替代,进口药逐步从公立医院淡出。支持者认为,节约下来的资金可用于支持中国原创药研发,或覆盖更多疾病的治疗。然而,这种逻辑对患者而言并不透明:患者无法判断“药效是否差不多”,也不清楚“节约的资金是否高效用于其他疾病”,更无法评估“更多人是否因此受益”。因此,患者不仅在药品选择上失去权利,公众对医保政策的选择也缺乏发声渠道。

尽管集采降低了药品成本,但其问题同样显著。首先,集采过度强调成本指标,忽视了效益;其次,作为一种粗放式管理工具,其操作更多依赖有限的人力资源,缺乏精细化管理。


鼓励药企超越成本的竞争

媒体常用“集采节约了多少钱”作为衡量医保体系的成功标准,但这样的评价显然过于片面。医保监管制度的真正目标应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而非单纯追求价格最低。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人人皆知,当价格逼近成本边缘时,质量下滑不可避免。

要平衡成本与质量,必须引入效益指标,特别是药品的一致性指标。自2015年起,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显著提升了仿制药标准,要求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上达到“生物等效性”,并将其作为参与集采的前提。然而,现有一致性指标存在缺陷,部分药物的临床疗效差异无法通过生物等效性试验评估。同时,一致性评价中对药品长期稳定性和批次质量差异的验证不足,可能导致实际生产中药品质量波动。

 

 

 

为解决这些问题,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药企生产过程的监督,确保每批次药品的质量。更重要的是,鼓励药企主动参与竞争。例如,药企之间可通过相互抽查、新一致性指标的提出等方式展开疗效竞争。

2024年10月10日,国家药监局起草了《关于对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内部举报人举报实施奖励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提出最高奖励100万元。这种内部举报制度不仅强化了企业间的相互监督,也鼓励药企在成本之外展开竞争,从而提升行业整体质量。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高管理成本与信息服务业的本质

集采的另一核心问题是其低管理成本模式。在医疗行业这一高度复杂且信息高度不对称的领域,粗放式管理难以适配行业特性。医生利用专业知识和现代科技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本质上是信息服务。而患者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处于信息弱势地位。

同时,医疗行业因其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管理成本天然较高。要提高医保资金利用效率,必须增强医保管理的颗粒度,投入更多人力资源。这虽然会推高管理成本,但从全局来看,可显著提高整体效率。

以资金使用为例,假设每元资金中投入3分钱用于管理,实际利用效率可能只有50%;若投入2毛钱用于管理,高效监督下的资金利用效率或可提升至80%。

 

 

 


引入竞争性医保:让市场回答选择权的难题

在理想的市场化医保体系中,竞争性医保公司将成为关键。例如,若中国建立三四家国有医保公司供居民选择,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各公司将优化管理体系,平衡成本与疗效,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类似的市场化改革已有成功先例。中国电信业从一家垄断到三家竞争,消费者不仅享有选择权,还推动了行业效率提升。在医保领域,竞争性公司同样可以通过淘汰低效药物、优化药品清单等方式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医保改革的未来方向

霍尔斯医疗政策研究专家指出 ,当前,药品集采降低了医疗成本,但也带来了进口药难以进入医院等新挑战。要实现真正的药物选择权,中国医保体系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更高效的资源分配,以及适度的市场化竞争。这不仅能改善患者用药体验,也能推动医疗行业整体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