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业务范畴 > 医院管理 > 能本激励体系 > 正文

医院绩效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24-12-30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绩效管理已经成为影响医院持续发展、科室良性运转和员工积极性的关键抓手。然而,许多医院在推进绩效管理改革时,常常面临各种挑战——目标难以落地、执行阻力重重、员工缺乏认同感等等。霍尔斯的医院绩效辅导第三方公司专家发现,真正成功的绩效管理,关键不在于“裁判式”的监督,而在于“教练式”的陪伴成长。

 

 

 

这篇文章将从如何通过“教练式”的绩效管理模式,帮助医院管理层和科室负责人打破绩效瓶颈,实现更高效的管理目标。我们将结合案例分析,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鼓励大家主动咨询了解,共同推动绩效管理的优化。


绩效管理的核心误区:裁判与教练角色的混淆

在很多医院中,绩效管理往往被视为“裁判”,即管理者通过分数、指标和排名来评判科室或员工的表现。这种方式虽然直观,但也容易导致一些问题:

 

  • 短期导向:员工只关注指标,却忽略了医疗服务的长期质量和患者体验。
  • 沟通缺失:绩效评估成为“单向审判”,员工缺乏对过程的理解和参与感。
  • 负面情绪:科室之间因排名产生内耗,员工对绩效管理失去信心。

相比之下,“教练式”绩效管理强调与科室和员工共同成长。在这种模式中,医院管理层和第三方咨询团队扮演“陪跑者”的角色,通过定期沟通、目标分解、能力提升等方式,帮助各科室真正实现目标,而非单纯的结果评判。


教练式绩效管理的核心特点

  1. 共同设定目标,形成战略一致性 教练不会直接给运动员制定目标,而是通过沟通和引导,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在医院绩效管理中,咨询专家与医院管理者及科室负责人共同制定绩效目标,将医院的总体战略分解为科室的具体任务,并确保目标科学、合理、可实现。

 

案例:某三甲医院在推进日间手术绩效改革时,我们的团队与外科、麻醉科和手术室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帮助他们分解各自的职责,设定既符合医院发展目标又能提升科室积极性的绩效指标。最终,该医院的日间手术占比提升了35%,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1. 持续反馈与指导,优化执行过程 教练的关键角色在于陪跑,而非赛后评判。在医院绩效管理中,我们会定期与科室负责人和员工进行绩效回顾,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这种及时的反馈机制,不仅能让员工看到进步,还能帮助管理者动态调整策略。
  2. 关键工具

定期召开科室绩效反馈会,采用可视化数据工具展示改进效果。

引入问题解决工作坊,让科室成员主动参与讨论并提出建议。

  1. 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团队协作 教练的最终目标是激发运动员的潜能,而非单纯的外部压力。在医院绩效管理中,尤其需要注重团队文化建设。通过公平、透明的绩效机制和多样化的奖励方式,让员工感受到被认可和重视。

案例:某地级市医院的儿科长期面临员工流失率高、绩效奖金分配矛盾等问题。我们通过引入“点分值体系”(类似于DIP模式的绩效量化方法),让每位医生的工作量和贡献被精确量化,并定期公示绩效排名。同时,通过设立“科室最佳创新奖”,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服务流程的方案。结果,该科室员工满意度上升了25%,患者投诉率大幅下降。


为什么选择第三方咨询顾问?

作为医院管理者,您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需要第三方专家来做绩效管理?”答案很简单:外部视角更具洞察力,陪跑式服务更有实效性

 

  1. 中立性与专业性:第三方咨询团队能够以中立的身份进行绩效评估,避免内部矛盾,同时借助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医院提供定制化方案。
  2. 全程陪跑服务:我们的团队不仅提供绩效改革的顶层设计,还会通过培训、指导和陪伴,确保方案顺利落地。
  3. 持续优化能力: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如绩效数据分析系统、科室诊断模型等,帮助医院在实践中持续优化。

行动邀请:与我们一起探索更高效的绩效管理之路

医院绩效管理不应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优化、共同成长的过程。如果您正在为医院的绩效改革遇到困难,或希望为科室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诚挚邀请您与我们的专家团队沟通交流。

我们相信,通过“教练不是裁判”的陪跑式服务,您的医院将不仅在绩效管理上取得突破,更能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联系我们
如果您对本文内容感兴趣,或希望了解更多医院管理咨询与培训服务,请随时与我们联系!让我们一起开启医院绩效管理的新篇章!

活动报名表

举报
评论 0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