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公立医院这些价格变了!
为了改善“看病贵”这一问题,我国的医改措施一直在医院的“价格”上做文章,为此招来了各种评价,好的不好的都四面八方涌过来。
日前召开的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方案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建立新型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有序解决突出的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
在本轮价格改革中,提高了224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同时降低299项检查费用。数据显示,本轮价格改革,以2014年对40家公立医院管理收入总体测算,调升项目共增加患者负担2.4亿元,调降项目共减轻患者负担2.5亿元,总体减轻负担约1000万元。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这次改革的焦点在哪吧。
1、 中药饮片恢复加成
本次推进第二轮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中,一方面继续实施自2015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破除以药养医。
另一方面,对中药饮片则恢复加成政策。对此,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透露,这是为了响应国家新的医改精神,鼓励中医发展,但同时也对加价率设定了上限,即公立医院以实际购进价(指扣除各种折扣后的价格)为基础,按照不超过25%的加价率销售中药饮片。
2、 医疗服务定价有升有降
在轮取消药品加成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实施后,公立医院营销补偿渠道从原来的医疗服务收入、政府补助和药品加成收入三个渠道改为医疗服务收入和政府补助这两个渠道。
在本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定价机制中,体现医护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依旧是提价对象。相关文件显示,手术治疗、综合医疗、中医和民族医3类224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增幅从2.9%到200%.而大型检查、检验设备检验、检查2类299项则降低费用,降幅从2.5%到33.3%.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称,本轮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在考虑各项目单项服务成本的基础上,试行按维持公立医院合理业务收入的目标价格定价机制,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以此来进一步理顺医疗项目之间的比价关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有升有降,就是针对现行价格执行过程中出现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常用但非长期病患者常用项目进行调整,在体现医护人员劳动价值的基础上,减少对特定人群影响。
3、 取消300元以上耗材加成
在本轮改革中,对《东莞市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除外内容和说明中已明确规定可另外收费的一次性消耗材料,单件实际购进价在300元(含)以上的,按实际购进价销售。实际购进价是指扣除各种折扣后的价格。同时,也取消患者自主选择医用耗材加成,患者自主选择的医用耗材,按实际购进价销售。
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透露,试点取消300元以上耗材加成和取消患者自主选择医用耗材加成,是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医院合理使用耗材,降低患者不合理费用的支出。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