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一场针对公立医院的审计行动,特别聚焦于医用设备与高价耗材的采购及管理。各地审计机关利用高科技系统如HIS和LIS,通过多维数据分析和现场调查,加强对医疗设备和耗材采购及使用的监管。
例如,在福建省,审计机关正在关注医用设备和耗材的采购及使用效能,确保医疗服务费用的合理性与合规性。在泉州,特别审计调查围绕医疗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和维护等全过程,确保采购程序的合规性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为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多个地区审计部门采用了直接介入和多角度审查的策略。如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新城区审计局通过直接进入药房和器材库,实地盘点并与现有数据进行对比,确保没有资料被临时篡改。此外,江苏昆山的审计机关通过对医疗耗材管理系统的数据化分析,增强了对高价医用耗材流通的可追溯性和规范性。
此外,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医药价格监督、医药领域商业贿赂的违规行为以及确保医疗收费的透明性和合理性的重要性。

随着多部门的合作和技术的应用,公立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得到加强,医疗行业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为国民健康提供更加公正和高效的保障。这些措施标志着中国在医药领域反腐败工作中的决心与进展,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透明的医疗市场环境。
在全面深化的医疗审计活动中,除了常规的设备和耗材采购,审计部门还特别关注医院账目的全面审查,强调在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特别是在涉及高价值耗材和医用设备的采购与使用过程中,审计部门通过综合利用数据分析、现场检查和人员访谈等多种手段,确保了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并遏制了医疗费用的无理上涨。
宁夏审计厅对某医院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显示了这种全面监督的重要性。审计团队不仅检查了医院的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还深入了解了医用耗材的采购程序和库存管理,以确保这些活动的规范性和资金的正确使用。

在江苏昆山,审计局关注医院医疗耗材的管理使用情况,采用医疗耗材管理系统(SPD)进行数据分析,检查医院的内控制度和现场管理,这不仅提升了医院管理的透明度,也防止了潜在的经济损失。
通过这些严格的审计措施,医院管理更趋规范化,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此外,这种强有力的监管环境也有助于公众信任医疗系统,确信他们的健康和经济利益得到妥善保护。
随着这些审计措施的常态化,预期中国的医疗系统将更加透明和高效,从而为国民健康提供坚实的保障。这种持续的努力显示出中国在解决医疗领域腐败问题方面的坚定决心,同时也是对国际社会在医疗透明度和公正性方面的承诺。
霍尔斯医疗管理咨询政策研究专家表示,未来建议公立医院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流程,以增强运营透明度和效率。这包括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来监控和优化采购及财务管理,实现成本效益和遵规操作的双重目标。同时,建议实施定期的职业道德和合规性培训,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并遵守最新的法规和政策。此外,强化供应链管理,通过电子化招标和透明的供应商评估机制,确保采购流程的公正性和高效性。通过这些措施,医院不仅可以提升管理质量,还能在遏制潜在腐败和提高公众信任方面取得显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