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养好“鲶鱼”倒逼公立医院改革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5-12-23

  近日,中山市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认真梳理并审议通过《中山市企业投资项目实施清单管理意见(试行)》等一系列改革发展政策,强调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统一市场,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新创造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的优良营商环境,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撬动社会资本发挥“鲶鱼效应”

  

  据悉,目前,中山共民营医疗机构354家,占比46%,床位数占比为8.98%,门诊量也仅占5.28%.如何改善中山市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数量相当,但服务量对比悬殊的现状?按照《意见》,中山将释放多层政策红利,为社会办医带来盎然春意,力争到2017年全市社会办医服务量和床位数占比25%以上,2020年达到30%以上。

  

  市政府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医院管理放宽社会办医准入,简化医疗机构与行政审批,完善融资服务,为社会办医发展注入新动力,加快构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医疗服务体系。

  

  撬动社会资本办医,希望发挥好“鲶鱼效应” ,搅动并倒逼整个公立医院的改革,进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更好地满足市民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打造“绿色通道”释放政策红利

  

  卫计局表示,为鼓励社会办医,在放宽准入方面,《意见》明确:2020年前,除基层医疗机构外,政府不再兴办新的医疗机构,并严格控制市属公立医院规模,腾出更大的空间让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此外,不得对民营医疗机构在准入和发展上设置额外的条件和限制,不受数量、规模、地点、距离的限制,实行社会办医优先准入、优先选址和优先审批。

  

  政府鼓励社会办医,一不愁市场,二不愁资金,令人发愁的是如何集聚人才。《意见》明确了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全市卫生职称评定、人才选拔和培训体系,尤其是实施医师多点执业和区域注册政策。“取消了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需要正式营业满一年的限制,一旦获评三甲医院培训,还可获得市财政的额外奖补。”这一系列利好政策对于民营医院来说都是一场“及时雨”。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