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康复医院应成社会办医指向标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5-12-11

  近年来,医疗卫生政策一再为社会办医开绿灯。近日,国办又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促进社会办医成规模、上水平。

  

  中国目前的医院管理确实少。新兴工业国家在医疗卫生设施方面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关键是医护人员数量不够,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

               

  此外,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还有一个更大问题:现有卫生技术人员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28.5%,也就是坊间所言的“好医生”、“好护士”不够。

  

  医疗卫生服务,归根结底是人对人的服务。如果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把重点放在多办医院和增加医院床位数上,即便社会资本都来办医院,但只见物不见人,有硬件而没有软件,有何用?

  

  社会办医要想获得生存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不能一味地去投资兴办高等级的大医院推广,而应把目光投向康复医院,并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通力合作。这样,不仅能提高社会办医投资回报的效率和效果,还能撬动整个医改。

            

  发达国家医院的病床数是中国的612倍,医生却不过多出50%,原因就是发达国家医院的病床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康复医院。其实,无论中外,“好医生”都 是稀缺资源。要尽可能地让高水平的医生为更多的病人服务,就要使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病床尽快轮换。可是,目前看来,中国医院的病床周转周期至少是美国的 3倍。

  

  根据国际经验,医疗卫生体系应由两个层次构成:层次是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营销,其职责是对患者进行检查、诊 断、治疗或手术,但病人在这里逗留的时间很短,譬如美国,平均才7天。然后,患者就会带着医嘱转移到第二个层次,即康复医院,接受护理和康复,直到痊愈出 院。显然,这样的层次更合理。而且,到没有太多“好医生”的康复医院接受护理和康复,还能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在经济上也是明智之举。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