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大难题缺少人才
随着新医改即将进入第7个年头,相比政策的缺陷和资金的困扰,人才问题正在成为民营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头号难题。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底,我国拥有民营医疗机构11313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13396家,二者仅相差2083家。但是,在拥有注册执业(助理)医师方面,公立医疗机构以1299470人,6.4倍于民营医疗机构的人数,将民营医疗机构远远抛在身后。
报告显示,目前民营医院的人才现状可总结为,以返聘“银须人才”,招聘应届医学生为主,老、中、青人才比例失调,高级人才引进几乎为零。
“在民营医院发展高速上升期,突破人才的瓶颈问题,在于向职业管理要效力,而非经验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面,民营医院较之公立医院更为灵活。
面对民营医院人才培养的困境,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才建设“双赢模式”,为民营医院人才建设提供新思路。
移动医疗势不可挡
与《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4)》对“移动医疗”只字未提不同,该研究设立“移动医疗专题报告”。
报告称,移动医疗有四个阶段:APP阶段、Connected Health阶段、I0T阶段和职能医疗阶段,以及移动医疗所经历的向药企、医生、医院、医疗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收费的五种商业模式。
中国移动医疗,目前多数还处于APP的发展阶段,在经过近两年的急速发展后,医疗APP涉及到就医流程中挂号、问诊、买药、支付等各个环节。同时,根据医疗领域需求不同,这些医疗APP已进入到精准定位服务主体的新阶段。
“有专门面向医生的产品,提供专业资讯和专业工具,比如病历夹、丁香客。”庄一强表示,不管是面向医院的产品,还是面向患者的产品,移动互联网使得医疗行业里面的每一个环节,有了提高效率的机会。而如何提高效率正是目前医疗服务市场的痛点所在。
在全球市值高的10家互联网公司中,中国占据4席,美国6席。而在移动医疗领域中美差距较大。在美国,该领域的上市公司有10余家,而中国尚无1家。
中美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v
中美之间的差距,在于彼此处在医疗服务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还处在从
无到有,解决患者信息不对称和就医难题,更注重提供就医途径。而美国处于从有到优,更多地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提升医疗质量。
尽管中美差距不小,但庄一强认为,未来5~10年,中国移动医疗产业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
“商业模式、政策监管、隐私保护是中国移动医疗面临的严峻挑战。”长期来看,在解决中国3亿多慢性病人、分级诊疗、提高医生决策质量领域,一定会出现改变行业的机会和应运而生的公司。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