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DIP下如何做好医院高质量发展规划?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是国家基本医保管理和深化医改的重要环节,是规范医疗行为、引导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当前,在支付方式改革的浪潮之下,医疗机构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持续推动医院管理创新、构建医院发展新格局成为医院管理者们的关注焦点。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公立医院负债比例高达到46.7%,比2015年增加20.2个百分点,2020年3207家公立医院亏损,平均每家亏损2500多万;还有5595家公立医院经济收入明显减少。当前,所有医疗机构面临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新冠疫情双重影响和压力。
国家医保局要求2022年4月起,选择部分省级医保信息平台测试,按照DRGs/DIP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本地数据,调整有关规则、参数、传输、使用、安全等功能;2022年11月底前,实现DRGs/DIP功能模块在全国落地应用。
DRGs/DIP 落地医院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当前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必须高度关注且高度重视的刚需话题。目前距2022年11月DRGs/DIP功能模块在全国落地应用仅有4个月左右,距2025年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时间也已非常紧张,这对各级医院运营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巨大考验。
霍尔斯医疗咨询公司表示,要想DRGs/DIP在医院落地,医院相关人员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点:
一是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家DRGs/DIP政策设计、制度安排、政策主要内容;
二是了解和掌握DRGs/DIP与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专科能力、学科建设、医院发展的具体利害关系;
三是了解和掌握医保部门经办DRGs/DIP的流程以及经办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工作中相关科室和医务人员如何更快适应政策要求,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四是提升医院相关行政科室工作人员指导临床一线的能力,了解和掌握DRGs/DIP如何经办、注意事项、减少差错等,提高整个医院的DRGs/DIP能力水平。
五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如何填写好病案首页、提高病案书写质量,让医务人员掌握如何操作运用好《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和《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ICD-9-CM-3)》,运用和实践好ICD编码,满足DRGs/DIP要求,尽量减少医保的扣款、罚款;
六是了解和掌握如何通过DRGs/DIP抓好专科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技术能力和水平,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七是掌握如何运用DRGs/DIP提升医院运营管理能力,加强医院的成本控制,提高医院绩效分配管理和运营管理水平,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
为支持和配合国家医保政策落地,满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际需求,提升医院管理层指导能力,提升临床科室和一线医务人员的实操能力,提升医院管理者政策理论水平,促进DRGs/DIP在医院尽快顺利落地,减轻新冠疫情影响,霍尔斯531助力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诊断项目,帮助打造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解决医院发展难题,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