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文件!卫生院迎来大改革
01
国务院再次发文
选建一批中心卫生院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其中在改革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方面《方案》指出,选建一批中心卫生院。
其实,该项工作在去年就已被国家提上日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表示,要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选建一批中心卫生院。
这一举措释放的信号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搞齐步走、“一刀切”。卫生院同质化管理和竞争的僵局或将被打破。
中心卫生院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预防、保健、医疗技术指导中心,须承担协助县级卫生机构开展对区域范围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等工作。因此,从功能上看,它不仅要具备一般卫生院提供基本公卫的能力,对其医疗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
比如河南印发《河南省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基本标准(试行)》,在科室设置、基本设备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均指向“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又如广东47家中心卫生院完成升级,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是,截至2020年时,共计实际开放床位1.1万张,较建设前增长82.3%,单日可提供0.6万人次住院服务,开展近600台手术,分别提高53%、103.6%。
一批普通乡镇卫生院迎来了发展良机。如果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可以抓住这个机会。
02
卫生院正被重新“洗牌”
不过度偏重公卫是一些卫生院临床医务人员的心声。除“建设中心卫生院”外,“分类管理卫生院”和“建设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也可助力部分卫生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一类乡镇卫生院
安徽省为乡镇卫生院重划“跑道”,明确一类乡镇卫生院要以发展临床医疗服务为重点,医疗服务能力达到二级综合性医院水平,选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原则上覆盖服务人口需达8万人以上,开放床位99张以上。
内蒙古同样对全市范围内的苏木乡镇卫生院分类分级管理,为不同类级卫生院设置了不同的服务功能定位。在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医疗质量管理上提出更高要求。
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
2021年国家印发《关于开展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通知》,将我国8个县市作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推动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今年山东落实该项政策为例,其中提到扩增首诊病种是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方案》要求,到2025年,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的乡镇卫生院要达到100种以上,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和达到推荐标准的乡镇卫生院达到150种以上。
医疗服务能力参照二级综合医院医疗水平建设和管理,加强急诊急救、住院服务和中医药特色服务能力建设,开展三级及以下常规手术等。
03
卫生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两大难题
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卫生院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方面,正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医疗卫生人才短缺
陕西省一卫生院管理人员王华(化名)曾向基层医师公社透露,“卫生院工作环境、工资待遇、职称晋升及进修学习机会相对来说依旧不太理想,这就导致医学毕业生首选还是城市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
“除招不进,留不住也是个问题。基层工作繁而杂,近年来公共卫生、疫情防控、疫苗接种占用了大量基层医疗人力资源,又鲜有补助,使基层医生身心疲惫自寻门路离开基层。”上述人士进一步说道。
基层医师公社还发现,即使人留下了,但卫生院人手短缺,不能常态化派出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校,导致基层医生知识更新慢,医疗业务能力也有所下降。
二是,设备仪器与临床脱节
近几年随着国家强基层,像全自动化分析仪、彩超、DR、CT等常规诊疗设备在基层医疗机构逐步配齐。
工作在卫生院的医生张斌(化名)向基层医师公社表示,他所在的卫生院增添了凝血功能检测机器,有了新设备意味着以前没条件开展的业务可以依托开展,以前没办法做的检查就可以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做了。
本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可却让他内心变得有些纠结,这或许是大多基层医生的困惑——有了新设备,谁来用,谁会用,用还是不用?甚至还出现考虑到人员数量、设备成本等因素,新仪器落了灰的情况。
他直言,“基层医生和上级医院的医生一样,同样是通过相同的执业医师考试而上临床的。在此情况下,基层与上级医院最大的区别便是辅助科室功能的强大与否。”
04
卫生院医疗“痛点”,
如何消除?
提高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基层医师公社认为,应在人才、临床设备等方面共同发力。
一是,重视人才培养
要尊重、关心、激励和人创造人才。发挥出每一位人才的特点和优势,对卫生院的优秀人才通过给待遇、给位子、给荣誉等方式留住关键人才。
通过每年的事业单位招聘、定向医学生培养、特岗医师招聘等形式招录优秀医学毕业生,也可与辐射区域内一般卫生院进行人员整合,选调优秀临床医疗卫生人才加入中心卫生院。
卫生院要制定长远发展计划,根据工作需求,有计划、有目标的分批派遣医务人员去上级业务单位进修学习,补强科室短板。同时,利用医共体之间对口支援、上级派驻等方式引进专家、高年资医师来院带教,促进院内业务水平提高。
二是,注重临床拓展,加强辅助科室建设
除设置内外妇儿科、中医科、全科门诊、发热门诊、接种门诊及急诊科,卫生院还应设置中医馆、康复科、口腔科等特色科室,急诊科应打造成片区距离最短最优农村区域急救中心。
医技科室除检验室、放射科、B超室外,应设置DR、CT、胃镜等科室,让群众不出镇也能进行这些高新检查。
不过现在一些卫生院虽有CT、DR等设备,但依旧无法满足以上临床需求。存在上述提到的不会用的情况或者医生主观判断导致诊断差异的情况。
人才培养是一个细水长流之活,在当下基层医疗人才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如果利用好数字化、信息化的服务和设备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未来,期待更多的卫生院通过现代科学、规范精细化的管理,真正挑起农村医疗服务的大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信息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