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产业的联想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李耀东介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养老产业必将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除了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带来的巨量产业需求外,更重要的是人口老龄化将从根本上重塑年轻社会形成的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李耀东说。
在新的全国人口样品抽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为22182万人,占16.1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374万人,占10.47%。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就算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我国已经超过标准许多,标准着我国进入“未富先老”的格局。但是相对的,对老年人的医疗照护、养老产业相关领域也迸发出新的机遇。
1、医院行业
在医疗机构方面,大部分学者认为,老年人的急剧增长,那么关于消耗的医疗资源就会急剧增加,这对于一些急于转型的医院管理未尝不是个好消息。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也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基本养老服务逐步向个性化养老服务发展。当社会养老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时,就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所以,就医院服务方面,医院管理者就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改进。
2、护士群体
护士群体在医院的地位都是比较低的,在患者眼中,护士的形象可能更像一个服务人员。但是随着医养产业的兴起,关于老人的护理问题,许多康复医院或者专注医养产业的医院对于这类人群的需求明显上升。但是在护理行业较为有经验的人才说实话,其实并不多,所以对于护士的培养以及医院培训是许多医养产业医院重点要抓的。
3、社会养老问题
英国学者伊恩·霍尔教授认为,老年人口急剧增长、饮食习惯的改变,都使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肥胖等慢性病成为消耗医疗资源的“黑洞”,新型医疗模式的改革正“呼之欲出”。伊恩·霍尔表示,在英国,慢性病患者一般不会去大医院,而会选择到社区医院进行诊疗,分级诊疗制度正在激发医疗新体制的种种想象。他表示,希望能通过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来创新医疗体制,从而来提高患者满意度。
就霍尔教授所说,如果新型的医疗体制出来的话,这对于解决我国患者分流有着特别的意义。当然,前提是这个新型的体制得先建立起来。
虽然养老产业未来的前景大家有目共睹,但是目前我国养老产业还存在发展规模小、发展水平不高,适应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管理欠规范等问题。所以养老产业的离真正兴盛还有一段距离。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