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时代,如何解决医院设备规划采购难题?
如今公立医院已经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政策要求医院管理模式全面由粗放化转向精细化,其中,医疗设备的管理也面临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没有良好的医疗质量,医院的发展和生存就没有基础,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良好的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在于人才和医院设备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深化对"精密医疗"认识的背景下,医疗设备、医院硬件条件等基础设施因素在制约医疗质量和医院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医疗设备是医院的重要资产构成,无论从临床层面还是从医院管理层面来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研究表明,73%以上的医院无法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43%的医院仍在使用手工设备管理。
高质量发展时代,医疗设备如何管理这道题怎么答?这是全国医院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中国医院设备配置与管理现状:繁杂乱难
- 繁——手续繁琐
- 杂——流程复杂
- 难——审批难度大
- 乱——乱象万种
传统医疗设备采购流程一般是,从医院专家指定,科室上报,领导决策,这个采购流程导致有以下几个缺陷:
- 不系统
- 不达标
- 不科学
- 不先进
耗时、缺漏、闲置、浪费,中国使用利用率较欧美低38.5%,设备闲置浪费率高42.7%。医疗设备在我国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尤其在在我国一些基层医院,医疗器械使用率不足40%。
国内医疗设备市场现状,由于商家提供的设备信息与现实极度不对称,很多设备是通过“包装”“卖点”,让很多医院专家对信息缺乏判断依据,被宣传困惑,设备商家的自由性大,价格不稳定,由于利润率高,导致中间出现突发加价也是无可避免,导致医院采购设备无法研判质量好坏,价格高低,先进落后,性价对比。
霍尔斯在给全国医院做设备规划调研发现,医院30%设备配置不合理,普遍存在偏好进口设备,导致医疗设备资源的严重浪费,2014年部分省份严控进口医疗设备,目前国家严控。
霍尔斯数据库发现,国内医疗水平,医疗设备使用率不足40%,国外至少18小时开机率,而中国大型医院一般是8小时开机率,这个过程当中未使用机子,尤其是基层医院使用率更低,如彩超一天才用一次,空置率是40%,设备配置不合理。
霍尔斯通过“乌斯莫比利益怪圈”得出结论:个人主导采购框架难以获得合理价格,临床专家在选择设备时候可能处于使用习惯,经过商家的推荐,或者其他,采购回来的设备出现过时、淘汰,高价时有发生,缺乏全局性。一个医院专家,在GPS非得认定一个设备推荐,三种设备、数十种 设备进行研判,数据做横向对比。
►►►
如何解决医院设备规划采购难题呢?
设备整体规划与采购管理的主要方法价值理论,看看霍尔斯在做医疗设备整体规划管理流程是怎样的?
- 医院医用设备基本配置标准指引
- 医疗设备评估
- 医学装备配置及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大型医疗设备配置规划
- 医疗设备招标采购
霍尔斯医疗设备整体规划与采购管理的理论基础,价值理论作为精益医院理论和解决方案理论。麦尔斯(L· D· Miles)的价值工程理论,创立于1941年,目前被广泛用于工程价值、管理数学、行为科学等范畴。
为什么会采购这个设备,霍尔斯完全基于权重分值,基于价值创造理论,医院医用设备配比指引,满足指引标准,对现有设备评估,对当地市一级设备评估,厂家医疗设备进行评估,定期收集厂家设备报告进行评估,调查分析根据战略,病种,疑难杂症,进行大型设备配置规划,小型设备体现在性价比高的,市场占有率高的设备推荐。
一直以来,各大医院的设备部门依靠采购、维修、管理、库房、计量等队伍建立医疗设备从需求论证、采购、保修、质量检验到消除报废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是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通常,采购部门负责医疗设备采购的规划和批准,负责采购过程的管理;医疗设备维修部负责随后的安装和验收环节的处理。
这种组织模式是一种传统的职能模式,将具有相似专业技能和思维方式的人聚集在一起,有利于积累专业知识,提高运作效率。但由于各部门工作性质不同,容易导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顺畅,无法有效协作,导致工作过程拖延,容易导致各种错误。
霍尔斯认为,采购工作所产生的好处不仅体现在通过完善论证工作、节约采购资金和降低维修费用来选择最合适的产品,而且还通过合理的规划,大大缩短采购周期,增加临床工作的效益。
根据医院发展战略,匹配专业团队适应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从临床需要出发,综合考虑医疗设备采购成本节约,形成精心的产品组合,为医院医疗设备规划提供最具战略价值的计划。
从医院的设备规划到采购,霍尔斯作为专业的设备规划师,我们设计和组织代表设备从无到运行的整个过程。
对于医院的设备规划及采购,我们开发的整体解决方案,霍尔斯还擅长于以下单位的设备规划省部级医院、医疗产业园、国家医疗中心 、大型医疗实验室、创新型医疗单位、大型康复医院等大小型医疗机构。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