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项重点检查,医院准备好了吗?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25-04-29
一场席卷全国的医疗机构大检查即将来袭!4月22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2025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明确针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管重点,剑指28种违法违规行为!从医药费用乱象到网络医托,从互联网诊疗到患者隐私泄露,监管力度空前,覆盖面更广!

一、2025年检查为何如此“硬核”?
与2024年相比,2025年的监督抽查计划堪称“升级版”,不仅延续了对医药费用、高值耗材、医疗美容等高风险领域的严查,还新增了互联网诊疗、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精神卫生等新兴领域。更令人瞩目的是,网络“医托”、**假借医疗科普“引流带货”**等新型违法行为首次被纳入监管靶心!
监管升级的三大信号
覆盖面更广:全国50%的医疗美容机构和50%的妇幼保健机构将被抽查,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中医医疗机构无一例外!
处罚更严厉:伪造出生医学证明、泄露患者信息等行为将成为重点打击对象,违法成本大幅提高。
公开透明:检查结果将分类公示(“未发现问题”“已责令改正”“行政处罚”“无法联系”),接受社会监督。
医院管理者注意:此次检查将于11月30日前完成,留给您自查整改的时间不多了!立即行动,规避风险!
二、28项违规行为全解析: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2025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附件详细列出了28项重点检查内容,涵盖医疗机构资质、人员管理、医疗技术、数据安全等多个维度。以下为您逐一拆解:
1. 医疗机构监督:12大重点领域
资质合规:是否持有有效执业许可?诊疗活动是否超范围?
人员管理:医师、护士是否具备执业资格?是否存在无证上岗?
药品器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抗菌药物使用是否规范?
医疗技术:限制类技术是否备案?是否违规开展禁止类技术?
医疗文书:处方、病历、医学证明是否真实合规?
病历管理:是否存在不合理检查、用药、治疗或收费?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登记备案是否到位?
政策落实:公立医院是否开设营利性药店?医务人员薪酬是否与药品、耗材收入挂钩?
殡葬管理:死亡证明开具是否规范?亡故患者信息是否妥善保护?
数据安全:是否存在恶意泄露或买卖患者就医信息?
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资质是否合规?诊疗活动是否规范?
欺诈骗保:是否存在伪造病历、虚构诊疗服务或冒用医师签名?
2. 中医医疗机构监督:5大专属检查点
在常规检查基础上,中医医疗机构还需特别注意:
中医药人员:中医(专长)医师是否超范围执业?
诊疗方案:是否制定并实施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技术:开展的中医技术是否合规?
中药饮片:采购、验收、调剂、煎煮等环节是否规范?膏方处方是否合规?
医疗广告: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是否与审查文件一致?
三、监管风暴下的应对策略:医院管理者必做5件事
面对如此严格的检查,医院管理者如何化危为机?以下是5大实用建议,助您从容应对:
全面自查,堵住漏洞
立即组织内部审计,重点排查资质许可、人员管理、医疗文书、数据安全等高风险领域,确保零死角。
强化培训,提升合规意识
针对医务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和合规操作培训,尤其要加强对互联网诊疗、网络科普等新兴领域的规范管理。
优化流程,规范操作
建立健全药品器械管理、医疗技术备案、病历审核等制度,杜绝不合理收费和欺诈骗保行为。
技术赋能,保护数据
升级信息系统,强化患者信息加密和访问权限管理,防止数据泄露。
借助专业咨询,事半功倍
与专业的医院管理咨询机构合作,获取定制化合规解决方案,快速提升管理水平,轻松应对检查!
四、国家释放的信号:合规是唯一出路!
近年来,国家对医疗行业的监管力度持续加码:
2023-2026年:《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明确严查骗保、过度诊疗、泄露患者隐私等问题。
2024年:国家医保局启动“四不两直”飞行检查,新增肿瘤、麻醉、重症医学等领域。
2025年:监管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型违法行为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合规不是负担,而是机遇! 医院管理者只有主动拥抱监管,规范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监管越来越严,强监管下,相关医院务必规范管理、强化自查自纠。

一、2025年检查为何如此“硬核”?
与2024年相比,2025年的监督抽查计划堪称“升级版”,不仅延续了对医药费用、高值耗材、医疗美容等高风险领域的严查,还新增了互联网诊疗、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精神卫生等新兴领域。更令人瞩目的是,网络“医托”、**假借医疗科普“引流带货”**等新型违法行为首次被纳入监管靶心!
监管升级的三大信号
覆盖面更广:全国50%的医疗美容机构和50%的妇幼保健机构将被抽查,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中医医疗机构无一例外!
处罚更严厉:伪造出生医学证明、泄露患者信息等行为将成为重点打击对象,违法成本大幅提高。
公开透明:检查结果将分类公示(“未发现问题”“已责令改正”“行政处罚”“无法联系”),接受社会监督。
医院管理者注意:此次检查将于11月30日前完成,留给您自查整改的时间不多了!立即行动,规避风险!
二、28项违规行为全解析: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2025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附件详细列出了28项重点检查内容,涵盖医疗机构资质、人员管理、医疗技术、数据安全等多个维度。以下为您逐一拆解:
1. 医疗机构监督:12大重点领域
资质合规:是否持有有效执业许可?诊疗活动是否超范围?
人员管理:医师、护士是否具备执业资格?是否存在无证上岗?
药品器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抗菌药物使用是否规范?
医疗技术:限制类技术是否备案?是否违规开展禁止类技术?
医疗文书:处方、病历、医学证明是否真实合规?
病历管理:是否存在不合理检查、用药、治疗或收费?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登记备案是否到位?
政策落实:公立医院是否开设营利性药店?医务人员薪酬是否与药品、耗材收入挂钩?
殡葬管理:死亡证明开具是否规范?亡故患者信息是否妥善保护?
数据安全:是否存在恶意泄露或买卖患者就医信息?
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资质是否合规?诊疗活动是否规范?
欺诈骗保:是否存在伪造病历、虚构诊疗服务或冒用医师签名?
2. 中医医疗机构监督:5大专属检查点
在常规检查基础上,中医医疗机构还需特别注意:
中医药人员:中医(专长)医师是否超范围执业?
诊疗方案:是否制定并实施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技术:开展的中医技术是否合规?
中药饮片:采购、验收、调剂、煎煮等环节是否规范?膏方处方是否合规?
医疗广告: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是否与审查文件一致?
三、监管风暴下的应对策略:医院管理者必做5件事
面对如此严格的检查,医院管理者如何化危为机?以下是5大实用建议,助您从容应对:
全面自查,堵住漏洞
立即组织内部审计,重点排查资质许可、人员管理、医疗文书、数据安全等高风险领域,确保零死角。
强化培训,提升合规意识
针对医务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和合规操作培训,尤其要加强对互联网诊疗、网络科普等新兴领域的规范管理。
优化流程,规范操作
建立健全药品器械管理、医疗技术备案、病历审核等制度,杜绝不合理收费和欺诈骗保行为。
技术赋能,保护数据
升级信息系统,强化患者信息加密和访问权限管理,防止数据泄露。
借助专业咨询,事半功倍
与专业的医院管理咨询机构合作,获取定制化合规解决方案,快速提升管理水平,轻松应对检查!
四、国家释放的信号:合规是唯一出路!
近年来,国家对医疗行业的监管力度持续加码:
2023-2026年:《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明确严查骗保、过度诊疗、泄露患者隐私等问题。
2024年:国家医保局启动“四不两直”飞行检查,新增肿瘤、麻醉、重症医学等领域。
2025年:监管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型违法行为成为重点打击对象。
合规不是负担,而是机遇! 医院管理者只有主动拥抱监管,规范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监管越来越严,强监管下,相关医院务必规范管理、强化自查自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