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如何转型?指导意见来了
日前,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提出支持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通过转型成为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
意见指出,各地要加强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心、站)和安宁疗护机构建设;支持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开展康复、护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
事实上,这已不是国家层面上第一次提出,通过二级医院转型成为康复医疗机构,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2021年6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明确各地开始增加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推动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
本次发文,势必会加速推进一大批“夹心层”二级医院向康复医院转型,而这也同样给整个康复器械市场带来一波配置热潮,利好相关厂家、经销商。
二级医院转型战已经“打响”
事实上,近年来已有不少二级医院主动转型康复医院。社会需求加上政策及资金支持,都为二级医院的“华丽”转型带来了机遇。
以北京市为例,自2016年起,就开始分批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转型康复医院,财政还特别为每家转型机构补助1500万元,专项用于人才培养、设备设施采购或房屋维修改造。转型机构利用3年时间,在康复床位数、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等各方面达到二级康复医院标准。
8月29日,北京市卫健委刚刚宣布新一批8家“转型”医疗机构达二级康复医院标准。
分别是:
通过验收的转型机构可在保留第一名称的同时,以“XX康复医院”作为第二名称办理相应的执业变更登记。鼓励变更医疗机构类别为康复医院,该市还有5家医疗机构正在等待验证转型。
除北京,在国家或地方的政策支持下,全国已有多地发文,推动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
2022年1月30日,江苏省卫健委正式发文将南京紫金医院和昆山市康复医院升级为三级康复医院,昆山市康复医院因此也成为全国首家县级市三级康复医院,其示范意义深远。
今年5月,天津同样发文,要求引导辖区内具备一定基础的一级,二级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
可见,伴随着各地在政策以及资金上给予的支持,国家就康复医疗建设连续出台了多项具体的指导性政策,而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地,全国大批公立二级医院转型在即,终端需求或进入到加速释放阶段,这对于大多数发展停滞状态的二级医院来说,机会不可多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