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线报规培基地也要测评
住院医师培训是提高医师医疗质量的必经之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有559家医院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规培基地的资质直接影响着培训的质量和结果。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近日在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将强化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动态管理,对不达标者实行严格退出机制。
2014年,我国正式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工作。2014年度,全国共计招收5.3万人,实现预期目标。2015年招收工作基本结束,预计招收7万人,覆盖近80%的临床专业本科毕业生。
一年多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财政投入持续加大。其中,中央财政共投入69亿元,地方财政配套投入约14.4亿元。18亿元用于全国559家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
质量是规范化培训的生命线。为了确保培训基地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培训,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李斌强调:“今后,国家卫计委将对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建立常态化的评估机制。”将对连续3年被通报表扬的基地医院予以嘉奖;对连续两次被评为不合格的基地医院,除了撤销其基地资格外,还将建议当地有关部门调整其主要负责人。李斌强调,要强化基地动态管理,对不达标者实行严格退出机制。
目前,国家已经评选出24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同时,已有4个专业基地被亮“红牌”,基地资格被取消;2个培训基地医院和12个专业基地被亮“黄牌”.
各地医疗水平极度不一致,规培点之间的差距较大,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就会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比如,部分培训学员没有充分享受到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支持。李斌强调,对学员的补助要落实到位,解决不同身份学员不同待遇的问题,让全体学员都能感受到政策红利。培训的财政专项资金绝不能截留挪用、沉淀积压。
针对紧缺专业仍然薄弱、全科等专业招收难、岗位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李斌提出,要把全科、儿科、精神科等紧缺专业人才招收任务落实情况与财政补助资金挂钩。逐步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合格作为医疗机构招聘年轻医生的必备条件。以基层和急需紧缺专业为重点,加快研究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拓宽职业发展,切实提高岗位吸引力。在培训计划、基地建设、委托培养等方面,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西藏以及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