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医疗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医院该如何解决?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20-10-16
案例1
某日上午来一急诊病人,医生匆忙开好医嘱后即上手术室做手术(因手术室催得紧),至中午该病人输液完毕,一新进护士检查治疗台及巡视卡后发现无液体即准备拔针,正好被一高年资护士瞧见,该护士清楚地知道该病人为禁食病人,不可能输液完毕,当即制止拔针行为,并马上翻阅病历,发现是医生开的液体量过少,即时通知医生,补开了医嘱。避免了该病人可能因补液量不足导致脱水现象的发生。
案例2
某日,实习生×××根据医嘱(5%GS500ml+V佳林2支+胰岛素4单位)执行加药操作时,由于未认真核算胰岛素剂量,误将胰岛素1瓶(400单位)当成4单位全部抽吸,正欲加入药瓶内,幸被带教老师及时发现并立即制止操作,从而避免了一宗严重护理差错的发生。
霍尔斯认为:任何护理差错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进行或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后果。因此积极防止护理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对护理出现的问题分析,吸取教训,整改措施是提高优质护理、改善护患关系的重要一环。

新护士在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以下问题
第一,与不同层次、不同身份的患者沟通缺乏技巧,难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是护理人员正确执行医嘱和合格完成护理操作的前提。不过,新护士受工作经验少和理论知识不足的影响,大多缺乏沟通能力。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新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还容易使其与患者之间产生误会,从而引起护理纠纷。
第二,护理技术操作能力差。
新护士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不熟练,有的经过培训后,在临床实践中离开带教老师的指导,仍不能熟练把握操作流程;个别新护士心理素质差,在面对患者时对操作更加没信心,导致操作失败,从而形成更大的工作压力。
第三,心理压力过大,遇挫折时常有挫败感。
新护士大多刚刚走出校门,稚气未脱,心理脆弱、性格敏感,再加上医院护理工作强度大以及医患关系紧张,很多新护士都存在心理压力大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容易使新护士出现护理操作失败等,还会对其与患者、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新护士无法融入护理团队等问题,并形成恶性循环。
对护士培训的重要性
护士方面
上述多种原因,造成医院护理人员尽管培训频繁但效果不佳,尽管制度健全但违规仍时有发生,加强对他们的培养迫在眉睫,也将是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过程。
医院方面
对护士的培训有利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减少纠纷事件的发生,使护理人员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提高医院的品牌形象。
患者方面
强化护士对患者疾病知识宣教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实施方法
培养高素质带教队伍,实行科学带教方式
选择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操作娴熟的带教老师,起到榜样作用,对新护士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定期对带教老师进行理论、技能培训与考核,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水准,确保教学能力与护理学科发展相适应。

加强护理新知识学习
新护士也有着鲜明的优点,他们刚从学校毕业,理论知识相对扎实,对网络信息敏感。而且现在护理学习和管理用到信息知识的地方很多,网络学习、网络查新等都离不开信息,这是他们的特长和优势。此时,医院可以重点关注临床新知识、新技术、新指南,并派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国内的护理权威会议,让护士与时代同行,了解行业热点;还可以设置读书角,让护士经常阅读到最新的护理进展。
落实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护理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