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学分制教育改革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24-11-18
2024年10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规范学分管理,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管理。这一办法为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质量提供了新的指引,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内容解读
1. 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要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获得不少于25学分(90学时)。这一要求推动了医疗人员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医疗行业发展的需求。
2. 学分授予的活动类别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推荐项目:侧重先进性和前瞻性,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并定期公布。

推广项目: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医改任务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面向基层技术培训和专项能力提升。

    进修学习:

包括脱产进修、出国学习或专项培训。

在职学历(学位)教育:

脱产或半脱产参与学历(学位)教育。

    实践活动:

如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学术研讨会等有组织的活动。

    政府指令性任务:

如援派医疗任务、对口支援等。


    有计划的自学:

包括论文发表、科研课题、健康宣教等。

    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

由省级卫生健康委制定具体标准。
3. 学分授予标准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每项目学分上限为10分,远程项目最多3分。
    进修学习/在职学历教育:3个月内学习满25学分,不足按每6小时1学分计算。
    实践活动:每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按每3小时授予1学分。
    政府指令性任务:同样按学习时长授予学分。
    有计划的自学:每年最多授予10学分。

4. 学分登记与管理

    信息化管理:

推进学分登记系统建设,实现学分授予、审验登记和开放共享。

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远程教育展示平台,便于卫生技术人员在线学习并获取学分证书。


    审核与监督:

各省卫生健康委负责本地项目的审核与监督。

对跨省项目需提前登记并接受项目举办地的监督检查。

    违规处理:

对学分管理不当的机构将采取限期整改、不受理项目申报等措施。
5.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施

省级卫生健康委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基层机构的学分授予途径和标准,确保基层人员能方便参与继续教育并获得相应学分。
亮点分析

    全面性: 覆盖卫生技术人员从进修、学历提升到实践活动等多种继续教育方式,确保各层级、各类别人员均能参与。
    精准性: 明确了每类教育活动的学分计算标准,简化了学分核算。
    信息化: 强调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和共享学习数据,为学分获取提供便利。
    基层优先: 聚焦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需求,强调推荐项目和推广项目面向基层。

政策影响与展望


    提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强化继续教育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推动医疗行业现代化:信息化管理和远程教育将使继续医学教育更便捷、更高效。
    促进基层医疗发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门支持体现了政策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建议

医院管理者应主动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的理解,充分利用推荐和推广项目,优化院内人员培训体系;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简化学分管理流程,确保教育成果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

总结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不仅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持续学习的路径,还为医院和卫生部门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该政策的贯彻落实,将为我国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