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国家卫健委:“十四五”期间将着力建设临床重点专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22-04-11

近日,临床专科建设又有新动态,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再次表态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一起来看看未来哪些学科将是“香饽饽”?相关的发展重点又有哪些吧。

以重大疾病诊疗需求为导向,建设临床重点专科群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卫健委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将以重大疾病诊疗需求为导向,建设临床重点专科群,到2025年,计划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

这是继2021年10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对外发布《“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后,再次明确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

据了解,《规划》系国家首次明确提出由国家、省、市(县)三个层面进行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进一步强调国家临床专科建设既要“顶天”,又要“立地”。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重点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提升,支持各省建设不少于75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在省级层面,31个省份累计支持不少于500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在市(县)级层面,31个省份累计支持至少10000个地市级和县级临床专科建设项目。

加强对中西部地区薄弱专科建设的政策倾斜力度。

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提升中医内涵和疗效,为开展疑难复杂疾病诊疗和高难度手术提供支撑。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再次明确表示,临床专科建设实际上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通过专科建设,加大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像儿科、重症、麻醉这些紧缺人才的培养,围绕着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这些重大的疾病提高我们的医疗服务技术能力。

医疗机构组建专科联盟,提升大病救治能力

目前,《规划》发布已经有五个月时间,全国各地也正在着手临床专科建设中,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提升了当地基层诊疗水平。

据央视新闻报道,正在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与34家医疗机构组建专科联盟,今年下派13名皮肤科医生到基层开展“传、帮、带”。

该院的张力文医生从2021年8月开始到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师带徒”。他表示“我到社区以后最主要的工作是和社区的全科大夫联合出门诊,指导他们如何去正确处理一些常见的皮肤疾病。”

近年来,随着远程医疗的普及,跨区域专科联盟得到快速发展。山东省金乡县人民医院对接北京、上海、济南等地大医院,加入47个跨区域专科联盟,把专家请进来出门诊、做手术、带教、查房,把业务骨干送出去进修学习,疑难重症救治水平明显提高,近5年来,难度较大的三四级手术增长了40%。

山东济宁金乡县居民孙先生面部肌肉痉挛5年多了,当地县医院接诊后,通过跨区域专科联盟与北京的神经外科专家远程会诊,为他实施了微创手术。孙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疾病治疗效果好也十分方便,“做了以后立竿见影,困扰了我多年的问题解决了,真是太方便了。”

临床专科能力四大重点方向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做客新华网,对“十四五”期间临床专科建设工作进行了解读。她表示“十四五”期间,重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建设临床专科能力提升:

一、提升医疗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技术创新转化

支持相关临床专科不断拓展诊疗方法,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诊疗效果,形成技术优势。大力扶持包括传统内镜治疗、宫腹腔镜治疗、介入治疗、穿刺治疗、局部微创治疗和改良外科手术方式在内的微创技术发展,逐步实现内镜和介入诊疗技术县域全覆盖。

同时,坚持技术创新的发展思路,加强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特别是再生医学、精准医疗、生物医学新技术等前沿热点领域的研究,争取在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二、优化医疗服务模式

积极吸纳先进的诊疗理念,研究推广MDT、快速康复、中西医结合等新诊疗模式。积极推动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加强人工智能、传感技术在医疗行业的探索实践,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新模式,争取在手术机器人、3D打印、新医学材料应用、计算机智能辅助诊疗、远程医疗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三、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融入专科能力建设工作,采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科学管理,加强质控指标应用和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收集、分析、反馈。以医疗质量安全情况为循证依据,开展针对性改进。

四、加强专科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培养为主的原则,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包括顶尖人才、技术骨干、中坚力量与青年医师等不同层级的专科人才梯队。

在优势学科领域,注重医学交叉领域、再生医学、中西医结合等复合型创新团队建设,在均衡发展基础上有重点的发展特色亚专科;在薄弱专业重点加强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打造高质量的临床服务团队。

五、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均衡发展

在不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的同时,需要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展开相关项目须以区域人口数量和人民群众医疗需求为基础,须向非省会城市和中西部地区适当倾斜。各地也要根据实际需求围绕薄弱领域和支撑性专科加强建设,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当属原作者所有,本平台选用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