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本为王的时代到来了?卫健委发文,公立医院
预算管理是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对所有经济活动实行全面管理,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范围。
卫生健康支出公立医院预算数进一步缩减
3月2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部门预算》,卫生健康支出公立医院预算数进一步缩减。
据文件,2022年国家卫健委一般公共预算数为1805854.15万元,比2021年执行数增加59677.93万元,增长3.42%,但公立医院预算依旧减少了65698.3万元,相比2021年降低了8.96%。
据文件可以看出,公立医院预算减少的主要方向是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的建设项目,相比2021年分别下降了10%、23.88%,其他专科医院一次性支出项目也减少了7%。
另外,2022年预算也将更加青睐儿童医院建设项目,增长了139.75%,毫无疑问今年相关业务或许会出现新的增长点,值得大家关注。
主要原因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有关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压减了公用经费和卫生健康管理事务等项目支出中涉及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同时合理保障了预算管理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国家疾控体系改革等支出需求,体现在有关支出科目中。
耗材、设备回款周期或延长
众所周知,财政补助是公立医院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卫生健康支出预算数的下降,也将直接影响药品、医用耗材、医疗设备的回款周期。
对此,霍尔斯表示,耗材回款周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医院缺钱,而背后正是医院经营、医保资金、财政资金等问题。
并且,在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中,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院财政直接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重为7.86%,较2017年和2018年分别提高0.29%和0.49%。
但是,公立医院亏损以及负债问题依旧比较突出。
根据报告数据,尽管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仍有17.88%的三级公立医院医院出现了收支结余为负数;39.04%的医院资产负债率大于50%,落实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调整收支结构、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任务仍然艰巨。
长期以来,药械企业被医院拖欠货款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也是药械企业最为头疼的事情,一方面公立医疗市场占据主要地位,医院虽然回款不及时,但在买方市场,医疗器械企业只能选择让步。
不过,随着国家统一医保信息平台的逐步落地,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模式的完善,公立医院回款周期冗长等现象或有所改变,但就目前而言,仍有一定的距离。
按病种付费或DRG付费模式或将被推动
药品耗材是医院的成本,多检查也成为医院的成本,业内很多医疗机构将目光放在降低运行成本上。有些医院已经成立了运营部,利用信息化作支撑,基于医疗大数据分析,开展精细化成本核算,帮助医院管理者决策,并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加强药品、耗材、固定资产以及防护用品的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支出。
霍尔斯表示,在国家要求过“紧日子、”医院成本为“王”的背景下,为了缩减必要的支出,提高资源设备的利用率,耗材的性价比等,对于医院的精细化管理非常有必要,进行医院第三方医疗设备规划配置,或将是医院的最佳选择。
”
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当属原作者所有,本平台选用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