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万宁市卫健委查处了一起违法案件,原因是一家医疗机构未经备案就进行了义诊活动,并被当场查获一批诊疗设备和耗材。
具体情况如下:近期,万宁市接到举报,一家医院的4名工作人员在大芒村进行了未备案的义诊活动。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了50份记录表、大约20张眼科手术记录表、1台眼科检查设备、1台血糖仪和7盒采血针等设备和耗材。
经过现场调查,发现该医院在没有经过备案的情况下进行了义诊活动,执法人员当即责令停止活动,并留存了相关证据。目前,该案件仍在调查中。
近年来,不止这家医疗机构因违规义诊而受到处罚。
今年4月,湖北省东西湖区卫健委接到举报,一家医疗机构在未备案的情况下组织了义诊活动,结果被立即取缔,并进行了现场宣传普及相关法规法律知识。
在较早的2021年,信阳的爱尔眼科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该医院未经备案就进行了义诊活动,当地卫健委没收了义诊设备,并处以5万元罚款。
同年1月,泉州市医保局在一次专项检查中发现,泉州成功医院在奇观村进行了未备案的义诊活动,让13名有眼科病且有住院意向的患者住院治疗,并且还存在多收心电记录费用、超出医保支付范围报销药品等违规行为,违规金额达到5.4万元。医保局对该医院发出黄牌警告,并约谈了相关人员,同时收取了约10.8万元的违约金。
那么,如何进行合规的义诊活动呢?
义诊是医院营销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常见的社区公益活动。通过义诊,医院可以接触更多的患者,扩大品牌影响力。
尽管各级卫生部门一直鼓励医院开展义诊,但并不代表可以随意进行义诊活动。
医疗机构如果存在以下行为,就不能进行备案义诊活动:
- 未按规定进行校验或校验不合格但仍在整改阶段的情况。
- 在义诊活动中收取费用,而这些费用并非用于公益目的。
- 在义诊活动中进行推销保健品、药品或违法的广告宣传等商业活动。
- 在义诊活动中存在误导、诈骗等行为。
- 雇佣非医务人员提供医疗咨询的活动。
- 在义诊活动中妨碍公共秩序的行为。
- 在义诊活动中进行封建迷信等活动。
除了以上行为,还有几类行为将受到严肃处理:
- 未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就擅自开展义诊活动。
- 超出备案义诊内容的,包括时间、地点等的变更。
- 通过弄虚作假骗取上级同意开展义诊的行为。
因此,进行合规的义诊活动需要医疗机构具备合法资质,并确保参与义诊的人员具备相关任职资格,并佩戴统一的胸卡。最好在现场悬挂备案书原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霍尔斯医院品牌建设管理专家表示,医院希望通过义诊活动进行品牌传播时也需注意,医院品牌推广并非想做就能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医疗政策的规定进行操作。因此,医院可以考虑使用第三方品牌营销外包服务,以有力地推进医院的品牌推广工作。
此外,为了确保合规的义诊活动,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 提前备案:在开展义诊活动之前,医疗机构应提前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并按照规定提交相关材料和信息。
- 明确活动内容:义诊活动应明确公益性质,不涉及商业推销或违法广告宣传。医务人员应专注于义诊服务,提供医疗咨询和诊疗,而非推销商品。
- 符合专业要求:参与义诊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任职资格和专业技能,确保提供的医疗服务符合专业标准和要求。
- 落实监督机制:医疗机构应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义诊活动的公开透明和规范有序。可以设置投诉举报渠道,并及时处理相关反馈和意见。
- 宣传知情:医疗机构在开展义诊活动前应向公众宣传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和地点等信息,确保患者和社区居民充分了解义诊活动,并主动参与。
- 定期评估和总结:医疗机构应定期评估义诊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并进行总结和改进。这有助于不断提高义诊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以上措施,医疗机构可以确保开展合规的义诊活动,既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服务,又维护了医院的声誉和形象。同时,各级卫生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对违规开展义诊的医疗机构进行严肃处理,以维护医疗秩序和患者权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