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胡大一:披露医疗圈里的那层遮羞布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20-05-09
世人都说,“救死扶伤”“悬壶济世”是医生的代名词,可是对于医疗圈来说,某些无耻黑暗的行为想法却在大肆宣扬。只有胡大一教授,敢直言抨击中国医疗圈的黑暗面。作为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不仅医术高超,做人做事同样襟怀磊落。他曾直言不讳撰文炮轰医疗圈最黑暗无耻的语言:“在病人尸骨堆里练就一身硬功夫。”
文章中写道:“这是我学医52年来在医疗圈里亲耳听到的,被我认为是医学领域里最黑暗,最无耻的语言和行为。当然,这么说,这么干的是极少数医务界的害群之马、败类,但听到看到这种丑恶现象的绝对不止是我一人。”



其中,胡教授一共讲述了三个医疗现象,以叙述的口吻撕开了医疗圈的那一层遮羞布。
患者的生命不如名利吸引
荒诞的是,在名利和金钱面前,人性都显得格外微不足道。虽然说生命诚可贵,但在与医生们的名利难以兼得时,有时生命又是如此的轻如鸿毛。
胡教授表示:“临床是童子功,现在有些学位很高,或从国外回归的医生,由于长期脱离临床,根本做不了手术,但错误的认为临床补起来容易。还被作为人才聘用或引进,当了主任,不会做手术就不会做手术,完全可以好好做管理,但放不下身段,上手术台就手抖,还硬头皮干。造成术后并发症、死亡率惨不忍睹,还照旧披挂上阵,照做不误。”
可怕的是上至医院层下至科室都心照不宣的知道这种“国外引进人才”的噱头,毫无高超技术,却对这种情况视若无睹的进行着。技术精湛却没有一个头衔来的重要,面对一个个有病痛的鲜活生命,顶着救死扶伤高尚品德的白衣天使看重的却是所谓的“面子”“尊严”。

不伤害病人是学医底线
胡教授还在文中讲述了当年全国开展直流电消融治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些大城市相继做了个案,争先报道的故事。还在北大医院主管心电生理的胡教授没有选择随波逐流的开展这种创伤大,需全麻的技术。
之后不久,微创、安全、成功率极高的经导管消融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技术逐渐成熟。先后请各大医学教授来北大医院示教,他当助手。先易后难,先从左侧游离壁旁边路做起,再做房室结双径路,之后逐渐做右侧旁路、心房扑动和心脏结构正常的室性心动过速。做到有把握一步,向前迈一步。
他表示:当医生,在病人身上万万要“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
1987年,国内掀起经皮激光冠状动脉成形的热潮,但胡教授建议北大医院集中全力突破美国已普及,中国才起步的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当时还没支架)。最后也证明,激光技术昙花一现,好看不实用,很快烟消云散。这就是判断力与学术定力。
为追潮流所谓高端先进的医疗技术,只是因为容易获科研基金,却没有站在患者角度思考的行为也是有失医德。

医德是行医之则
胡教授在文章最后表示,对逐利、过度医疗的行为深恶痛绝,它不仅害了病人,也让医生丢失了医生职业本应受到的社会尊重。看门诊或查房先认真分析思考每个患者不需要什么,坚决不做无益于患者的事,再把患者真正需要的事认认真做好。
的确,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如果信马由缰任其坏风气的增长,确实容易被利益熏心。但作为一位医生,要本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站在患者角度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认真分析每个患者不需要什么,坚决不做无益于患者的事,再把患者真正需要的事认真做好,不能为了名利在病人身上做无把握,准备不充分的事。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