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三甲”更牛的“四甲”深圳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深圳卫计委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6-09-07
众所周知“三甲”医院很牛,是国内医院评审的高等级,医院的金字招牌,可是近深圳又冒出来一个“四甲”医院,这不得不让医疗界的大咖们蒙圈啊!
很多人都觉得医院是不是出来了一个四甲等级,那岂不是比三甲更牛了,请原谅我,我还没有说好完整的话,
“四甲”评的是信息化水平,是不是有点让你们蒙圈的感觉啊。
其中,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是从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互联互通标准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应用效果等四个方面对医院信息平台进行综合测试和评估。
参加测评的医院需要历经申报、答辩、软测、文审、预审、现场检查六个环节,前后历时10个月。
除了医院外,还有面向城市区域平台的“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深圳就是这个项目的“四甲”获奖者。

“四甲”为目前国内高水平
8月29日,“2016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软件产品与设备展览会”在南京召开。
会上,国家卫计委通报了全国第三批卫生信息标准化试点建设及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情况,深圳市喜获“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荣誉称号。深圳市卫计委副主任刘堃接受了国家卫计委授牌。
根据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要求,测评分为五级,目前国内区域平台达到的高级为四级,深圳此次获得的四级甲等为国内目前高水平,全国仅有8个地市获得“四甲”。
“四甲”深圳是如何炼成的?
深圳市自2009年启动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各应用系统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建设,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市民少跑腿”。
一起来揭秘“四甲”深圳的六大秘笈。
秘笈1:整合信息资源,一站式服务
在电子健康档案和业务应用系统共建共享的基础上,整合行业内外信息资源,提供基于健康云的一站式健康门户服务——深圳卫生计生信息网惠民服务。
进入卫生计生信息网,市民即可享受以下服务:就医优化、健康管理、生育关怀、我要办事、信息主动公开服务,如预约检查、床位、手术,查看医院诊疗和社康服务信息和影像资料,孕检和计生信息查询和预约,儿童计划免疫提醒及预约等。
向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涵盖医院HIS、LIS、PACS、EMR、OA等信息服务,能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方便临床决策,具备数据中心服务、成果数据应用服务能力,包括:CDR、HRP、BI、KPI、临床辅助决策知识库服务等。
深圳即将推出“健康深圳”APP,届时深圳市民通过一张健康卡、一个APP、一个门户即可走遍全市医疗健康服务机构,甚至足不出户享受“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这也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诊疗信息、交流沟通、行业资讯平台,扩大医生服务半径,为医生多点执业提供信息载体。

秘笈2:建立“记录一生”的电子健康档案
以“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为宗旨,深圳为居民建设了一个伴随一生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内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医疗服务、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疾病管理、疾病控制等。
获得病人许可后,医生可以在医生工作台调阅病人的健康档案,一方面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有更全面了解,辅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使病人治病具有连续性;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患者不同医院就诊重复检查、用药,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今年系统还将延伸更多的健康服务功能,居民可通过网站或APP管理个人基本信息,可对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实现健康自我管理。
秘笈3:网上实现预约、支付、诊断等全流程
在线预约挂号
为方便市民就医,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深圳建设了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市民可通过网站、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预约挂号。还可查询医生排班情况、根据症状智能导诊、预约诊疗等候时间、自助缴费、与医务人员在线沟通,以及收取健康短信、查询检验检查报告等。患者的就医方式从原来的提前到院排队挂号候诊到现在只需要按照预约时间段提前半个小时到医院,大大减少候诊时间。
在线刷医保
医保患者可以绑定医保卡,即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支付医疗费用,实现看病、缴费一站式服务,减少缴费排队,提高服务效率。
社康平台信息化
集中部署全市社康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专家下社康、优先预约、双向转诊、检验检查共享、远程诊疗等功能。
为实现市级优质专科资源的下沉与共享,深圳市卫计委开展专家到社康中心坐诊,为市民提供诊疗服务;市民可通过统一预约平台查看专家在社康的出诊排班情况,进行社康号源的预约;通过家庭医生APP,市民可选择签约医生,实现慢性病的管理和健康指导,并能优先预约上级医院的专家号源;疑难急重患者在社康首诊后可优先上转到直管医院或三级医院,在医院治疗结束后可下转到所属社康中心进行康复。
秘笈4:网上办事让“信息多跑路,市民少跑腿”
为方便市民办理入学计生证明,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取消了入学纸质计生证明,采取义务教育招生计划生育信息后台自动核验的方式,充分利用区域卫生技术信息平台实现后台验核。市民无需前往计生部门办理入学证明便可向教育局进行入学申请,将验证周期由之前的2个月缩短至1个星期。
创新网上办事服务新模式,推出综合卫生监督信息服务项目,市民可以通过电话专线,QQ群专人回复等手段了解业务办理流程,实现“足不出户,网上办事”,就近或在家办理、查询办理进度和审批结果。市民把申请材料在网上办事大厅提交后,系统直接进入审批程序,大大减少了手动点击量,方便申请。
笈5:疫苗接种,也要互联网+
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广“互联网+预防接种”服务新模式,市民通过微信“城市服务”绑定儿童真实的基本资料和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即可全程监控和管理预防接种情况。通过接种疫苗前告知,家长可随时查询了解疫苗的种类、接种点,在线预约接种服务;接种时设置留观时间提醒,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完成;接种后发送温馨提示,提醒孩子接种后的照看细节;疫苗逾期接种提醒,督促及时接种疫苗,减少漏种的发生。自该项服务开展以来,已全部覆盖全市521个接种点,并在336家门诊开通预约服务,服务近40万儿童。
秘笈6:发布流感、腹泻、登革热指数
深圳利用大数据技术,汇集了全市5年疾病监测和诊疗数据,发布了“流感指数”、“腹泻指数”和“登革热指数”,将公共卫生服务的大数据变成公共卫生服务直接送给市民。“流感指数”是按周发布,“腹泻指数”、“登革热指数”是按月发布,同时根据风险级别温馨提示市民应该注意哪些健康行为,应有做哪些防控措施,指导市民做好自我防护,降低患病机会。
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圳还将进一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深圳实际的卫生计生常态化监管机制,将不同类型的监测数据科学地转化为各类卫生计生应用,直接服务于公众。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