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医疗供给短缺该如何解决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5-10-10

近年来,医疗领域目前存在的许多矛盾和困难,其中医患矛盾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医患矛盾又突出表现在“看病难、看病贵”、医药回扣、红包问题以及医生与患者的直接冲突等方面。为什么不断进行医疗改革,医患矛盾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还有加剧的趋势呢?该如何扭转医患矛盾进一步激化的趋势呢?

  

  医患矛盾均与医疗服务供给不足有关

  

  应该看到,以上这些矛盾都与医疗服务供给不足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事业虽然也有很大的发展,但与13亿人民的医疗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全民医保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长期被压抑的医疗需求呈“井喷式”释放,供需矛盾就更显得突出了。2014年全国诊疗总量已达78亿人次,比上年增加5.9亿人次,基本上两年就能增加10亿人次。因此,把供给总量做大便是要务。

  

  解决总量不足 靠政府还是市场

  

  解决医疗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一是国家直接投入,继续把现有的公立医院做大做强;二是引入民间资本,增加供给。如果完全依靠国家投入,财政难以支撑。事实上,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全靠国家投入来办医。我国几十年的实践也证明,指望国家财政增加投入的方法投入产出率并不高,效果也并不好。因此,解决总量不足,不能再指望财政增加多少投入、由政府再办多少医院的老办法,的选择就是依靠改革闯新路,用社会的力量解决社会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医改一直存在市场派和政府派之争。政府主导派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共品属性等原因,市场无法有效解决医疗问题,医患矛盾的根本原因是过度市场化与政府管理职能缺失。市场主导派又认为,医疗卫生行业的问题在于市场化不够,竞争不足,仍然具有垄断特征,政府主导的医疗必然会导致医疗卫生产品供给不足与资金使用低效率。

  

  不否认,部分医疗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但是更多的其实属于私人产品。

  

  曾记否,我国搞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搞得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有关的东西,什么都短缺,什么都凭票供应。吃饭难、买菜难、购物难、住店难……,一连串的难!难!难!从上到下费尽心思,想尽办法都没有解决好,后还得出“经济短缺是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

  

  邓公大声疾呼,“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振聋发聩。一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长期解决不了的“短缺”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供给充足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人们再也不为衣食住行犯难了。真是一言兴邦!这也给我们以举一反三的深刻启示:解决医疗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样要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作用,用好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否则,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做大医疗供给总量的智慧在民间

  

  因此,政府要想好自己能养多少公立医院,剩下的应当改制,让它们进入市场。政府所“养”的公立医院必须是公益目标为主导的;而进入市场的公立医院必须是彻底的,为此必须进行民营化改造。要严格分清财政投入的主次。财政投入应主要是纯公共卫生,其次才是准公共产品;财政投入不应该是大医院,更不是高档大医院。

  

  只要政府转变观念、职能了,对市场机制的认识公允了,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办医的公平环境形成了,社会上蕴藏的深厚的资源要素就会充分涌流,做大医疗供给总量的聪明智慧就会竞相迸发,何愁我国医疗供给短缺的问题不能解决!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