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才是医院应对时代高速发展的刚需!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ho
点击量:
时间:2019-04-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是当今医院管理的关键问题。但是,人们对医院学科建设的认识尚停留在初始阶段,主要问题表现在:
1.在医院学科建设中,医院管理者进行了广泛的尝试和探索,但理论研究和方法创新少,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学科建设管理模式。
2.在学科建设中,只重视重点学科建设,却忽视非重点学科的发展。
3.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是以简单片面的科学研究或临床研究,缺少对整体策划和系统设计的前瞻性研究。
4.在学科管理的功效上,扔然缺乏评价标准和更直接的产出。
医院学科建设核心理念
根据现有基础和条件,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培育特色、调整结构、全面提高、学术支撑”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针。
分层建设原则:整合资源优势,重点培养和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北京重点学科和北京重点建设学科。对于薄弱的学科,以建立医院重点建设学科为基础,以北京重点建设学科为标准,进行发展和建设。同时规划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资源共享原则:整合医院人力、物力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投入,广纳人才。
创新原则:加快学科建设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引入项目负责人管理制度努力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和学术氛围。
共生原则:构建多学科综合性学科群,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和合理布局。

学科建设管理制度的体系构建与持续改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学科建设的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采用规划建设模式,即先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然后按规划组织各学科的具体建设。但是,存在重申报轻建设、责任不明确等诸多问题。
霍尔斯通过调研发现,在学科建设上不缺少管理制度和技术常规,缺乏的是对医院制度体系构建模式的系统研究以及持续改进管理制度的理念。
因此,科研管理部门要根据系统管理理论,采取PDCA管理循环的方法,促使医院学科在建设中处于规范而有序地发展当中。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以职能为主线的构建原则,即成立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相关处室或部门负责人及专家组成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由科研处长兼任主任的医院学科建设办公室;
2.成立由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担任主任,包括学术骨干及院内外有关专家组成的学科建设学术委员会;
3.建立 “医院―学科”二级管理体系、“国家级―北京市级―院级”学科建设管理体系、创新了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模式。
4.建立“资源共享―人员互动―优势集成”配置体系“竞争―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形成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纵向行政流畅通,横向学术流活跃的矩阵式学科建设组织构架,形成了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的管理体系。
5同时建立学科建设的动态管理机制,即采取“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PDCA管理方法,主管部门定期以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理清学科建设日常管理的流程和关键环节。
总之,霍尔斯认为:医院应在原有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定制重点学科的创建,并对周期内每一年度应达到的年度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建立半年中期评估、年终考核的评价体系,从而增进医院科研技术不断壮大,稳步、高速的发展,争取把科研成果应用到临床应用上,造福广大百姓!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