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不要随意给员工“盖章”!后果很严重.
医院管理者要用放大镜看员工身上的亮点,察觉到员工细微的进步,而不能因为他们的一次失误,就做出否定的评价,例“这人太不负责任了”、“这人烂泥扶不上墙”等等。这样的结果只会是限制住员工的成长。
心理研究表明:多数人被贴上某种词汇的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潜意识让自己的行为与被贴的内容一致。该现象是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而给员工“贴标签”的结果,会导致他们往“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家克劳特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要求一群参加实验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参加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再次要求这些人做捐献时,发现那些次捐了钱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钱要多,而那些次被说成是“不慈善的人”,明显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献得要少。
从实验中可见,“标签效应”对人的行为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为何?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作用,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作用。关注韩廷集团,看更多精彩内容。
研究表明,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自我认同感高的人会聚焦于“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过程中保持活跃的思维情境;反之,自我认同感低的人就不能全身心地关注问题的解决,激发不出自身的潜力,终则难以高效地解决问题。
小李是市场营销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医院做营销相关的工作。
每天小李都会给自己定下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去开发。虽然他很勤奋,但成绩却不理想。在那工作了两个月后,只完成了季目标的三分之一。这让他的领导很不满意,对小李说道:“你虽然很勤奋,但我感觉你并不太适合这个工作。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会安排专人给你指导,同时你自己也得努力。”
随后的一个月,他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方法,也虚心地向同事请教,但效果还是不理想。这时,他又想起了领导对自己的评价,这让小李也开始怀疑自己,或许我自己真的不适合做这份工作。不久,他就提出离职。
恰好在小李提出离职的这段时间,营销主管跳槽,换了一个新主管。经过一番沟通,新主管认为他具备潜质,所以建议他继续坚持下去。一番思考下,小李抱着再试试的态度继续做下去。
虽说他接下来的这个月的表现并不好,但新主管却认为,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一定可以干得很出色。小李也确实没有辜负新主管的一片厚望,在他入职的第五个月,就夺得团队月冠军。
同一个人,因受到不同的评价,其表现截然不同。所以,医院管理者应尽量少对员工做一些负面的评价。
一个优秀的医院管理者,不要不加分析地给员工“盖章”,尤其注意不要轻易给员工贴上负面的标签。因为当员工被贴上太多的负面标签时,他的思想、态度很可能随之变得消极。因此医院管理者日常工作中,需尽量少用嘲笑、责怪、抱怨等负面性的语言,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员工多贴正向的标签,这样会促使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