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755-2322 8276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医院管理文库 > 正文

医院想品牌提升别遗忘医生的人文素养

来源:未知 编辑:admin 点击量: 时间:2015-09-09
  在医学方面,很多时候仅仅需要技术是不够的,患者作为一个被照顾的个体,如今医患关系闹的很僵也导致了医院经营管理难得一个大难题然而病患需要得到人文关怀。在医生培养过程中,一直是重技术、轻人文。所以医院对医生的人文素养要有所要求
  
  医生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据统计显示,医生对疾病的诊疗,基于病因学治疗的只有20%,40%是安慰剂治疗,也就是很多时候并没有把病完全清除,但是患者很满意治疗结果。患者就诊,不仅是对于疾病的诊治,还有面对疾病的心理也需要关注,医生应该开出技术和情感两方面“药方”。
  
  然而,医学人文缺乏、医患矛盾突出已成医疗行业“热病”,给医生执业带来了很大冲击。造成医患矛盾的原因,包括经济、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综合因素,但人文缺位、医患沟通不良是主要成因。
  
  关注人文素养,缓解医患关系,就要了解患者的心态,总结大概7点患者容易出现的心态:
  
  1、负性情绪的积累。患者就诊心切,怕耽误病情又想早点解脱疾病的痛苦,到医院后,很多诊疗环节的叠加造成情绪积累和爆发。
  
  2、环境问题。医院的环境医生很熟悉,也很喜欢,但患者不是这样,很多患者到医院后就有一种压抑感,包括医院的建筑风格、标识、气味等都可能造成心理压力。
  
  3、就医“消费”心理及经济补偿诉求。患者看病要付钱,感觉是在医院消费,一旦消费数量超出了期望或是认为没有达到期望的价值,就会产生不满和经济补偿的心理诉求。
  
  4、很多患者有慢性病,本身就有一些身体不适,更容易引起心理的不愉快。
  
  5、情绪宣泄的需要。一些不好的医疗结果发生后,很多时候患者或者家属能够理解“错不在医生”,但压抑的情绪无处宣泄,医生就成了“炮灰”。此外,家属还可能渲染和夸张情绪。
  
  6、对医学和疾病认识不足。医学有局限,但患方并不接受这种局限以及不确定性。
  
  7、社会弥漫着对医疗行业的偏见和对医务人员行为的不信任。自媒体对医闹、医患纠纷过度报道,造成社会的负面情绪。
  
  这些因素也表明,医疗行为是复杂的,医生职业是充满挑战的。医生除了理解、尊重,还需要正确认识医学专业,在医师培养体系中,加强人文教学。
  
  如何提升医生的人文素养?
  
  首先,医生应该明白医患关系中,患方处于弱势地位。从诊疗行为来看,患者的求医行为说明他们是依赖角色;从医疗收费行为来看,医院、医生是主动方,患者处于被动地位。其次,要充分了解和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对医生是充满信任的,患者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医生,医生就要担起这份重担,充分理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慌与焦虑,给予相应的安慰。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医者,肩负的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恶”之重任,铭记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之殷嘱,履行的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之道义。“大医精诚”是每一位医者都应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而“技”之与“德”,应以“德”居首位。以德养性,以德修身,德艺双馨,然后才可成为拯救百姓于疾苦之大医。这方为生命之温度,医者之追求,时代之呼唤,百姓之希望。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0755-23228276

1
2
3
4